劉 軍 黃國興 喻 彪
(廣州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研究院 廣州 510180)
近年來,電梯加裝IC卡控制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該功能通過授權的非接觸式卡片[1]作為乘坐電梯的憑證,一方面能夠限制無關人員使用電梯,實現對進出電梯的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另一方面降低了電梯的使用頻率,而使用頻率降低意味著低能耗、低磨損,最終降低電梯的使用維護成本。因此,出于安全和經濟的考慮,越來越多的使用單位選擇加裝電梯IC卡功能。
根據質檢總局《電梯施工類別劃分表》(修訂版)[2]的要求,加裝讀卡器(IC卡),改變了電梯原控制線路,屬于電梯改造項目,這是對電梯加裝IC卡施工性質的規范定義。但是對于如何進行改造檢驗,目前并沒有相應的指導文件,導致檢驗內容存在著差異。本文通過介紹電梯IC卡的工作原理和加裝流程,提出相應的檢驗方法和注意事項,同時對加裝IC卡的改造驗收提出自己的建議。
IC卡控制系統通常由控制管理軟件系統、IC卡、讀卡器、IC卡智能控制器[3]組成,如圖1所示。軟件系統負責管理IC卡,并將特定數據寫入IC卡,讀卡器讀出IC卡所存信息并反饋到控制器從而實現對電梯相關按鈕的控制。

圖1 電梯IC卡控制系統構成圖
根據讀卡器安裝位置的不同,分為外呼按鈕控制型和轎廂按鍵控制型,其中外呼型由于需要在每一樓層都加裝讀卡器,投入較大所以較少安裝,而轎廂按鍵控制型僅需在操縱箱安裝一臺讀卡器,成本低被廣泛選用。本文以轎廂型為例介紹IC卡系統的安裝流程,施工流程如圖2所示,首先在轎廂操縱箱開孔,將讀卡器安裝固定好,然后將IC卡控制器固定于轎廂操縱箱,接下來將原控制系統與轎廂按鈕接線全部斷開一條,IC卡控制器接入斷開點,最后將讀卡器和IC卡控制器用天線連接,并將IC卡控制器接入開關電源,整個IC卡控制系統就安裝完成。

圖2 電梯加裝IC卡施工示意圖
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4]第八條的規定,對于電梯改造過程,除對改造涉及的項目進行檢驗之外,還需對改造之外的年檢項目進行檢驗。因此對于加裝IC卡的改造檢驗,進行完年檢項目后,還要對加裝IC卡涉及的下述改造項目進行檢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電梯的改造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而加裝IC卡屬于改造項目,因此在資料審查時,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之1.3對改造資料的要求,首先要確認改造單位是有制造資質的,其次要確認其許可證范圍覆蓋所施工電梯的相應參數。
在進行資料審查時,筆者建議增加改造的IC卡控制系統電氣圖審查,加裝IC沒有完全改變電梯的安全部件,按照現行檢規要求,是不需要提供電氣圖紙,但是加裝IC卡改變了電梯原有的控制電路,因此從現場檢驗和后續保養的角度考慮,應該提供改造電氣圖,即便將來維保單位更換,也能為該梯后續的保養和檢驗提供技術說明。
加裝的IC卡因改變了電梯原控制電路而屬于電梯控制系統的一部分,國標GB 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5]之13.4.1要求,在機房中,每臺電梯都應單獨裝設一只能切斷該電梯所有供電電路的主開關。所以在進行改造檢驗時,要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之2.7主開關要求,保證主開關必須能切斷IC卡控制系統供電,現場檢驗發現部分改造單位直接從轎頂插座取電,如圖3所示。而規定主開關是不得切斷插座供電電路,也就是說此時IC卡系統是不受主開關控制的,這是不符合國標要求的,因此IC卡系統的供電是不允許來自轎頂插座。

圖3 錯誤的IC卡控制系統供電方式
一些IC卡系統(如帶上位通訊功能)需要在井道內增加隨行電纜,對于新增加的隨行電纜,要確認固定是否可靠,并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之3.11要求,目測隨行電纜是否與限速器繩、選層鋼帶、限位與極限開關等裝置干涉,且當轎廂壓實在緩沖器上時,電纜不得與地面和轎廂底邊框接觸。
由前面IC卡加裝過程可知,需要將原有控制系統與所有樓層按鈕接線斷開,并將轎廂IC卡控制器接入到斷開點,樓層越多,接入點越多,線路也越復雜繁多。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之8.7運行試驗要求,對所有的樓層按鈕和外呼按鈕進行試驗,確保呼梯系統功能有效。部分廠家生產的電梯采用端站樓層按鈕作為檢修運行的上下行控制按鈕,IC卡控制系統的接入將影響原廠設計的檢修功能,此時應設置進行檢修時自動退出IC卡模式,或者檢修開關旁邊設置一個IC卡控制開關并附加操作說明。
有些電梯采用在外呼板上安裝讀卡器,此時如果不刷卡,轎門和層門會一直保持關閉狀態。而對于設有消防返回功能的電梯,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之8.8要求,消防功能啟動后,電梯轎廂直接返回指定撤離層,開門待命。因此在現場改造檢驗時,應進行消防功能的試驗,確認加裝的IC卡并沒有影響消防返回功能,轎廂能夠開門待命。
在對IC卡的改造驗收過程中,為了保證改造后的電梯安全可靠運行,除了完成上述國家標準和檢規的項目外,還應注意以下安裝工藝方面的問題。
IC卡讀卡器通常安裝在外呼板或者轎廂選層板上,廠家設計制造電梯時,并沒有預留相應的孔洞,這時需要改造單位在所需位置開孔,并將讀卡器牢牢固定住,因為一旦脫落,讀卡器背面天線和呼梯板的導線就會裸露在外,一旦被碰觸將影響乘客的安全和電梯的運行。因此在現場檢驗時,確認讀卡器安裝是否穩固,是否容易被取下。
IC卡控制器通常安裝在轎廂操縱箱里或者轎頂上,實際安裝位置取決于IC卡控制器的對所需空間的要求。圖4所示是采用AB膠將控制器粘在轎廂操縱箱里,這種安裝方式會導致操縱箱里的線路復雜,不規范的接線也容易引起短路;同時轎廂是運動部件,震動容易導致IC卡控制器脫落,建議使用螺絲進行固定。圖5是將控制器固定在轎頂護欄上,轎頂是人員作業場地,因此在檢驗時,一是要注意查看控制器線路的布置是否容易絆倒轎頂作業人員,二是轎頂作業空間是否被占用。

圖4 IC卡控制器固定在操縱箱

圖5 IC卡控制器固定在轎頂
對于需要在井道鋪設隨行電纜的IC卡控制系統,在現場檢驗時,要注意查看所用電氣配線。因為電梯在運行中,隨行電纜跟隨移動,普通的配線不適合長期的扭曲運行,按照GB 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之13.5要求,只有符合GB 5023.6—2006《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 第6部分:電梯電纜和撓性連接用電纜》以及GB 5013.5—2008《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 第5部分:電梯電纜》要求的電梯電纜,可在這些文件的限制范圍內用作連接轎廂的電纜,所選用的隨行電纜至少應具有等效的質量。
電梯加裝IC卡是近幾年出現的電梯改造項目,本文結合IC卡工作原理和檢規要求,提出電梯加裝IC卡的驗收方法,為檢驗人員現場改造監檢指明了方向。
[1]曹建加. 電梯IC卡智能門禁管理系統設計[D].廈門:廈門大學,2008.
[2]國質檢鍋(2003)251號機電類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規則(試行)[S].
[3]朱德文,楊禎山,張筠莉.智能控制電梯工程系統[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4]TSG T7001—2009 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S].
[5]GB 7588—2003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