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誠
(南寧鐵路局辦公室,經濟師,廣西 南寧 530029)
近年來,廣西高鐵建設成績斐然,目前已開通衡柳、柳南、貴廣、南廣、南昆、邕北、欽防等7條高鐵,運營里程達1 751 km,動車通達全國16個省會城市和區內12個設區地級市,基本形成“北通、南達、東進、西聯”現代化路網新格局。高鐵有力推動了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迅速交換,對經濟的拉動極為明顯,為廣西經濟注入了強勁的發展新動力。同時,高鐵是把“雙刃劍”,既促進廣西經濟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只有科學應對,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高鐵正效應,為服務廣西“三大定位”、加快實現“兩個建成”的奮斗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1.1 研究應對不足 廣西各高鐵沿線城市更多看到的是高鐵帶來的機遇和有利因素,未對區域競爭加劇、生產要素流出風險加大等負面影響作出充分研究,導致應對不足。各市雖然均在積極行動,大打“高鐵牌”,但大部分未能將自身優勢、發展需求和高鐵特征有機結合起來,對自身在高鐵經濟中的定位、作用、需求和策略研究不透,導致提出的重大項目和事項無新意,大部分還停留在建設高鐵新區、加大招商引資等層面,在促進區域合作、推進產業升級方面尚無質的突破。
1.2 體制機制不順 高鐵沿線各市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各市各自為戰,產業發展尚未形成有效合作機制,相互之間競爭大于合作,難以形成科學有序、分工緊密的產業鏈條和規模化發展效應。由于缺乏統一規劃,高鐵沿線各市產業趨同化嚴重,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削弱了區域整體競爭力。
1.3 基礎設施薄弱 廣西多數高鐵車站遠離城區,規模小,功能布局不盡完善,而且市政道路建設相對遲緩。相關配套設施還不完備,圍繞高鐵車站配套的公交設施、旅游服務中心等建設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高鐵與機場、城市公交、城市中心和旅游景點等未能有序、合理、高效對接,導致高鐵的效能發揮受配套設施和城市綜合交通影響較大,存在“高鐵快、進出城慢”的問題。
1.4 區域競爭激烈 廣西高鐵加大了桂黔滇等周邊省份與珠三角融合力度,各地都在搶抓高鐵機遇,通過資源、環境、政策等優勢謀劃發展的勁頭強健,在招商引資、吸引人才、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與廣西難免產生激烈競爭。而且珠三角商業環境優良、企業實力強等優勢顯著,也會對廣西的資源、資金、人才、產業產生巨大的聚集和吸附力,削弱廣西在政策、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1.5 生產要素流出 高鐵既能促進新興產業和先進技術從核心地區向相對落后的邊遠地區擴散和轉移,也能加快要素向核心地區流動,從而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出,形成“虹吸效應”,廣西也面臨人才、資本等要素的外流,原有市場和資源被擠占的問題。事實表明,高鐵開通后,大城市的消費市場更具吸引力,中小城市的消費群體都朝大城市流動,對中小城市的發展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2.1 加大政策支持 廣西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消除經濟要素流動壁壘,推動經濟發展。正視“虹吸效應”,既要吸引外來資源,又要留住現有優勢資源,出臺切合高鐵經濟的支持政策,制定實施各有側重和差別化發展的產業投資引導政策,完善吸引和承接廣東產業轉移項目的政策。可設立承接產業轉移企業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與協作項目適當予以支持,明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高鐵經濟重點區域、重點產業行業、重點項目傾斜。
2.2 加強部門地區合作 建立自治區級的統籌協調機制,協調跨地區的區域布局、重大項目等事項,統籌安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差異發展、緊密合作的協同發展局面。加強自治區相關部門的統籌協調,形成多部門的聯動機制,及時制定政策措施,切實加強部門政策的銜接配合,推進具體合作項目和相關合作事項的落實。積極推動形成區內高鐵城市間的聯席會議制度,支持高鐵沿線市縣建立更加緊密的友好合作關系,共同搭建產業合作平臺,促進地區間經濟交往與合作。
2.3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以高鐵為引領的出省出邊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在圍繞高鐵車站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強規劃引導,統一部署,統一布局。進一步加快高鐵站點的建設,并對廣西重點城市高鐵車站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和發揮高鐵車站高效集散功能。以高鐵站點為中心,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大高鐵站點交通設施建設,推進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私人交通等設施建設,提高旅客和貨物的中轉效率。推進城市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提高城市公交車、出租車和客運班車服務范圍,推動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的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大力推進高鐵無軌站建設,讓邊遠地區也享受到高鐵紅利。
2.4 有序承接產業轉移 廣西要發揮與東盟陸海相連和高鐵迅速對接粵港澳的優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推進和優化高鐵沿線產業布局。以開拓東盟市場為目標,充分利用高鐵的帶動效應,加強高鐵沿線產業轉移,積極打造高鐵沿線梯度產業鏈,在高鐵沿線布局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物聯網和云計算設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依托桂林、柳州國家級智慧城市試點建設,促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信息技術發展。
2.5 加快發展服務業 在廣西區內中心節點城市圍繞高鐵站點布局一批集內外貿一體化、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支持發展綜合類的電子商務平臺,大力構建特色新型商貿業體系。實施加快旅游升級發展與合作,加快實現旅游目的地與高鐵車站之間的快速銜接轉換。發揮桂林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國際旅游勝地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粵桂黔滇的合作,成立旅游聯盟,建設旅游同行交易服務平臺。加快跨省區精品旅游線路設計建設,推進生態旅游和健康養生養老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相鄰省區旅游共同發展的大格局。
2.6 推進高鐵經濟帶建設 要加快落實《貴廣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2016—2025年)》《南廣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2016—2025年)》,做到點線面結合,分層次推進,聯手打造高鐵經濟帶。積極推動在南寧、桂林、柳州、賀州、貴港等高鐵沿線布局建設一批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形成以高鐵為紐帶、多元發展的格局。加強與周邊省份的溝通協調,強化業務指導協調,引導高鐵沿線各市形成優勢互補、分工緊密的產業鏈條和協同發展的新格局。積極謀劃,與廣東、云南省盡快簽訂南廣—云桂高鐵經濟帶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南廣—云桂高鐵經濟帶建設,發揮高鐵的經濟拉動作用,幫助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同時,要完善高鐵經濟帶沿線城市的功能,通過完善的配套設施吸引各種要素流集聚。
高鐵在拉動廣西經濟發展上起到了助推的作用,要讓這種助推作用持久,而且可持續,就必須對高鐵給廣西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進行研究,只有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揚長避短,才能為加快廣西經濟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