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曉紅
(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江蘇 徐州 221000)
很多小學強調成績教學,教學功利性過強,從而忽視了音樂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也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例如,常見的音樂課、體育課被語文數學課占用的情況。盡管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雙重背景下,但部分學校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升學思想,素質教育的理念未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過程當中,特別是音樂課程,被摧殘的更為嚴重。教師和學校對音樂課程重視程度的不足,勢必造成音樂課程教學的弊端和阻礙性。
小學生藝術學習要減少技術性的傳導,人和人之間的不同體現在多個角度上,特別是音樂上,每一個人的信息都是不同的,因此,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以主流的音樂教育形式給學生灌輸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掌握音樂技巧,忽視了音樂欣賞性教育,也忽視了學生的品質思維能力的增長。例如,在某音樂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欣賞音樂作品,可是旁邊卻配備的是教師滔滔不絕的演講,講述曲子的技巧在哪里,學生欣賞音樂以及自我想象力被教師的講解所破壞,欣賞應該是安安靜靜的欣賞,還需要是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想象,發(fā)揮自我創(chuàng)造力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更多的、更為全面性的增長。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教師,因此,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欣賞課充滿期待。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會被很多的信息所包圍,因此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非常分散,在這樣的情況下難以有效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好奇心理,教師要關注音樂教學的多樣性,使用現代化多媒體形式對音樂欣賞課程進行包裝,例如,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全方位展示出音樂作品的故事與風格,學生在音樂學習的情況下了解更多的文化風俗,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力度。教師還可以運用微課翻轉課堂的形式給學生帶去音樂新鮮感,在翻轉課堂之下學生的主動性得到發(fā)揮,并且還可以對音樂產生新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堆雪人》的過程中就可以欣賞音樂作品《雪花飛舞》,在情況,教師使用多媒體等給學生播放視頻或者圖片等,讓學生對美景產生欣賞的感受,同時對歌曲有不同的理解,展示出冬天的美感,調動學生的關注力和興趣心理,也可以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思緒飄揚,不知不覺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拓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對知識產生一種獲取欲望心理。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借助于學校的教育,形成的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和能力,音樂核心素養(yǎng)是音樂的精神支柱。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是用在學生的情感世界當中,審美是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一部分。小學音樂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還需要教師強化學生的審美教育,這是欣賞的一個步驟。在音樂審美當中,欣賞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欣賞,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聆聽包含聽什么和怎么聽的內容,聽到音樂的表現要素和音樂的情感以及音樂風格。聽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想象和感知,理解音樂動態(tài),使其在思維上也具有層次性。教師教學,新教學改革之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加以適當的引導。音樂本身就是需要被欣賞的,因此若是缺乏欣賞的態(tài)度就背離了音樂教學的主線,一些教師運用故事講解和游戲的方法進行教學勢必違背了教學的主線和規(guī)律。音樂是一種用耳傾聽用心感受的音響藝術形式,這樣也就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以聽講為最主要線索,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聽音樂,還需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當中讓學生對音樂產生不同的傾訴,減少不確定的語言表達。教師做好欣賞的引導工作還需要拓展音樂欣賞材料的廣泛程度,爭取適宜各個不同差異性的學生。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學音樂欣賞課程是藝術學習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學習中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密切結合,解讀音樂,欣賞音樂,掌握音樂的精髓,進而更好地展現自己的音樂能力。爭取能夠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讓素質教育改革的成果遍及小學音樂教學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