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忻州師范學院,山西 忻州 034000)
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學術界以及理論現在對大學音樂教學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的過程之中,還沒有對古典音樂進行準確的界定,現有的概念相對比較模糊,社會大眾認為古典音樂主要是指價值相對比較持久的音樂,古典音樂之所以能夠在長期發展以及實現的過程之中不斷獲得人民群眾的歡迎,主要在于這一類型的音樂存在一定的優勢以及價值。相比之下,現代音樂在界定上則相對比較清晰,其中能夠被大眾所熟知同時通俗易懂的音樂就是流行音樂。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表現形式以及內容上存在許多的區分,但是這兩種音樂形式的內部構成方式相對比較一致,都需要以節奏、音高以及和聲為切入點,積極表達個人的內心情感。從我國目前大學音樂教學的現實情況可以看出,古典音樂開始與流行音樂實現緊密的融合,大部分古典音樂學校能夠對現有的古典音樂進行有效的突破以及革新,實現流行因素與古典音樂之間的緊密配合,從而提高古典音樂的藝術審美能力,使其能夠呈現出全新的生命力以及面貌。
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今天,不同國家以及區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科學技術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人們的興趣愛好呈現出多元化以及個性化的發展趨勢。為了保障自身的教學模式以及理念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現實條件,在古典音樂教學的過程之中,大學音樂老師必須注重內容上的革新以及創造,體現古典音樂之中的藝術魅力,提高整個音樂價值以及藝術價值,其中流行音樂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能夠實現與時俱進。因此,音樂老師可以將流行音樂之中的內容與現有的古典音樂相結合,實現音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結合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工作的現狀可以看出,許多學生對古典音樂還存在一定的認知差異,學生無法認識到古典音樂的內涵以及精髓,盡管許多學生能夠意識到古典音樂的藝術價值比較高,但是實際的參與積極性不足。音樂老師要以學生音樂素養的整體提升為切入點,保障學生能夠參與不同的古典音樂訓練,主動接受老師的教育及熏陶,轉變原有的古典音樂看法。
為了能夠有效突破古典音樂所存在的不足,老師需要在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過程之中,以激發學生的創新音樂熱情為切入點,只有保證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學習環節,老師才能夠促進不同教學環節的有效開展以及落實。其次,老師要立足于學生主體學習的現實情況,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在此基礎之上保證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發揮,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老師提供的音樂教材。除此之外,老師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在古典音樂感知的過程之中實現古典與流行之間的緊密配合。
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結合對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老師除了需要注重不同音樂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結合之外,還需要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掌握基礎音樂知識的前提下采取創造性的學習模式,意識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的一致性。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的形式積極呈現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相關的素材和資料,讓學生進行主動的互動以及溝通。多媒體教學形式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能夠更好地喚起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保障學生能夠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意識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精髓以及靈魂,從而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進行實踐以及探求。
大學音樂教學所涉及的內容以及環境比較復雜,為了有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老師需要將古典與流行相結合,深入分析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音樂元素,通過音樂元素的優化利用以及配置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