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威 上海龍緣紀念幣制造有限公司
新中國成立前的大銅章大多數請國外造幣廠制作,也有國內自行生產的,但質量相對較差。上海造幣廠(現上海造幣有限公司)1979年生產了新中國成立后首枚高質量的大銅章。之后,我國幾家造幣廠及民營紀念章企業以現代造幣技術,先進的鑄造設備,自行設計、雕刻、制作了各類優秀大銅章。包裝精美并附有“收藏證書”、防偽標識、編號及廠家品牌。整個鑄造流程規范,尤其磨具控制,有效地限制仿造、再造,有較高的信譽和口碑。
大銅章以直徑60~120mm定義為常規大銅章,當然不乏超出120mm,如大銅章之最:直徑380mm《世紀寶錢》大銅章。更有非圓形(異形)章,顧名思義不規則或除圓形以外的造型銅章。如三角形、橢圓形、多邊形、隨形、鏤空等多種形態的大銅章。無論大銅章以哪種形狀出現,都是設計者別出心裁的用意。為了突出產品本身意境的設計需求,以中國熊貓金幣發行三十周年紀念大銅章(羅永輝版)為例,其浮雕層次單面不下于20層次落差,這需要設計者有著極其敏銳的刻度意識,逐層羅列既要滿足壓印工藝又要使層次合理。一枚章就能看出設計者本人對產品的用心與入魂。方寸之間精妙連連,錯落之中妙筆生花。
熊貓是我們的“國寶”,金幣公司發行的《熊貓金幣》是一款非常經典的紀念幣,幾十年來深受廣大民眾及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和喜愛。中國熊貓金幣發行三十周年紀念大銅章(羅永輝版)在此基礎上超越了經典。大銅章正面以熊貓立體造型為主題浮雕,熊貓造型立體、栩栩如生,加之浮雕造型設計精妙,閉眼撫摸,毛發畢現、凹凸有致。單撫摸就讓人不由感嘆設計者的藝術造詣之深,圖案又集30年來熊貓金幣的各系列,從平面到立體,無聲地訴說著它的演變過程。一枚章既是銅章工藝的發展史又是產品本身的進化歷程。
以材質進行分類分為:紫銅、黃銅、白銅三種,現代大銅章的材質選擇以紫銅和黃銅為主,也有些特殊產品會選擇白銅。以傳統材質制作大銅章大都采用紫銅(或稱紅銅、96銅、95銅等)。因紫銅的密度相對較低,延展性能好,比較利于高浮雕大銅章的加工,產品表面上色做舊處理的工藝比較成熟。
以大銅章附加工藝劃分為:傳統工藝、創新工藝兩種。傳統工藝大銅章很好理解,就是以圓形大銅章、高浮雕工藝為主,市面上比較多見。我們著重說明一下在傳統工藝基礎上,新工藝在大銅章上的應用。隨著技術的更新,人們對新工藝在大銅章領域的應用充滿期待,也是大銅章創新及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科技及電子領域的爆炸性發展,諸多工藝也逐漸影響著大銅章的發展和應用。
琺瑯工藝是傳統銅胎掐絲琺瑯工藝的演變,大銅章與統銅胎掐絲琺瑯工藝不同不需要火燒,這就使得琺瑯的狀態不夠穩定,于是聰明的人們就利用琺瑯研制出了冷琺瑯,不需要火燒只需低溫烘烤或風干即可。《永恒的王者》系列大銅章之滑齒龍使用的就是這一工藝。
鐳射工藝是利用鐳射片在大銅章上做好凹槽,通過鑲嵌工藝把做好的鐳攝片鑲嵌進去,形成局部的鐳射幻彩效果,多用于制作佛教題材的大銅章及夢幻系列大銅章。
局部鑲嵌工藝是利用壓印凹槽鑲嵌除去銅以外的其他材質,如金、銀、銅、水晶、鉆石、塑料、象牙等。例如,2000年上海造幣廠龍年生肖鑲嵌大銅章,就是通過鑲嵌一塊圓形玉石作為龍珠來表現的。
最早的中國古錢幣方孔錢就是鏤空工藝的代表,隨著線切割工藝的普及,鏤空工藝已經是比較常見的普通新工藝了。
彩印工藝分為兩種,一種是立體打印機噴丙烯顏料進行打印;另一種就是轉移印刷機轉印的產品。例如,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生產的孫悟空臉譜大銅章。
隨著工藝的革新及大銅章從業者的不斷努力,大銅章產品造型及其新工藝應用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它既改變了我們對大銅章的全新認識,又滿足了喜愛它藝術價值的人群的需求。客觀地說,大銅章的收藏屬于小眾收藏,正是因為有一部分忠實喜愛它的人,為這個行業做著支撐,這中間有國家造幣機構、美術從業者、鑄造工人、雕塑藝術家、平面設計師等等,殷切地希望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會遺失在浩瀚的時間海洋里,才讓它有一席之地,讓從事這個行業的民營企業中的工藝美術者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