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珺
10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六名專家來到第一師醫院參加兒科培訓班,第一師醫院副院長王志強趕緊提前通知“弟弟”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帶上“干女兒”及病例單讓浙江的專家幫著做體檢和神經功能評估。
沙格·買買提尼亞孜看著“哥哥”詳細地跟專家說著女兒的情況,腦海里閃現出女兒三年前的樣子。2014年1月25日,他六歲的小女兒因車禍導致特重型顱腦損傷,命雖被救回來了,可卻變成了植物人,每天面無表情地昏迷著。因病情太嚴重,家人又不會照顧導致小女兒的病情一直在惡化。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和妻子天天以淚洗面,盼著能有個好專家救救他們的小女兒。
2014年3月的一天,當沙格·買買提尼亞孜聽說第一師醫院在四團建立分院的消息后,便帶著小女兒來求醫……“醫生,我的女兒,腦子……車禍……”。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對著一位醫生聲音哽咽地說著不太流利的漢語,當時在場的第一師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志強看到這一情景,走上前對他說:“別著急!你家在哪兒,帶我去看看。”
當王志強跟隨沙格·買買提尼亞孜來到他家時,看到他的小女兒諾曼古麗·沙格躺在床上,眼睛睜著大腦卻無任何意識,插著氣管插管,手腳攣縮著……當時王志強心想:孩子這么小就成了植物人,真是太殘酷了,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她慢慢康復起來!

在隨后的半年多時間里,王志強每個月都要去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家,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通過鼻飼管給孩子喂飯、活動手指、掰腳腕、定時翻身扣背、護理氣管套管防止肺部感染、擺放肢體防止進一步攣縮……期間,王志強除了細心觀察諾曼古麗恢復的情況外,還積極與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有關方面的專家交流溝通并安排她去烏魯木齊做了第二次手術。術后,王志強十分關心諾曼古麗的康復鍛煉情況,經常指導他們進行術后護理及基本康復鍛煉……后來,他還把沙格·買買提尼亞孜的兩個女兒認作了自己的女兒,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喊王志強為“王哥哥”。
為了能幫助女兒早日康復,王志強四處打聽康復治療的方法,并通過醫院工會為女兒送了輪椅、康復科送了康復用的雙杠。每次王志強來到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家時,都會抱起女兒不停地給她活動手和腳,幫她帶康復肢具進行步態訓練。去年初夏,王志強接到“弟弟”的電話,“諾曼古麗能站起來啦!”王志強激動地眼睛紅了,他和“弟弟”一家人努力了這么久,終于看到了希望。經過三年多堅持不懈的康復治療,諾曼古麗·沙格已基本能站立,胳膊和手也能協調抓起東西了,智商雖和同齡孩子有差距,但已能對語言、生理反應等作出回應。
逢年過節,女兒過生日時,王志強總會去沙格·買買提尼亞孜家拜年,給女兒送禮物。今年,王志強去石河子黨校學習了幾個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父親、愛人帶上沙格·買買提尼亞孜一家去多浪河景觀區坐碰碰車、打游戲、高空沖浪等,兩個女兒玩得高興地流連忘返。為了幫助諾曼古麗鍛煉語言能力,王志強還在她生日那天送了個“熊貓阿寶”智能小機器人。
沙格·買買提尼亞孜說:“我們一家人能遇到王哥哥真是太幸運了,他是我小女兒的救命恩人,現在我們兩家又成了親戚,經常走動,你來我往,真是比親兄弟還要親,我真心希望能跟‘哥哥’做一輩子好兄弟。”沙格·買買提尼亞孜一家把王志強當作最親的人,最讓王志強感動的是,每當他們知道“王爸爸”要出差時,女兒總會在電話里囑咐:“你出門在外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喲,千萬不要生病啊,你要是病了,女兒會傷心的。”
王志強說:“伊能(維吾爾語弟弟的意思)是沙格·買買提尼亞孜教會我的第一個維吾爾語稱呼。在幫助諾曼古麗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就像是‘一家人’。每當碰到疆內外知名的康復專家時,我就會想到要咨詢她的病情,看到玩具或者康復鍛煉的器具就會想對諾曼古麗的康復有好處。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小女兒’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去上學,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