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舟
(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70)
古老的羅馬斗獸場,已初具現代體育建筑的雛形,但它的功能是單一的。到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一些功能復合的運動設施,例如德累斯頓的拱形長廊,不僅設置了泳池,上部還設置的展廊。到了今天,體育運動不僅只是人們閑暇時的娛樂和鍛煉,還展示著人們追求美好、健康、不斷超越極限的崇高愿望,體育建筑從天然簡易的室外場所到恒溫無風環境穩定的室內場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實現大跨度大空間越來越容易。四年一度的奧運會,舉辦城市在賽時風光無限,而賽后高昂的運營費用導致難以為繼的尷尬局面。
城市體育建筑,在舉行賽事或者群眾健身活動時聚集大量人流,往往巨大的瞬時人流會給該地區的交通和公共配套設施帶來不小的壓力,場館附屬部分商業功能一方面能緩解觀眾的購物壓力;另一方面在賽后平時可以為體育場館的運營帶來收益,減少運營成本。美國洛杉磯的斯臺普斯中心(Staples Center)設計時設置了很多附屬空間,如球隊博物館、資料室、大型超市、專賣店、餐飲娛樂中心等。
體育建筑中的商業功能可以多樣化,其中包含體育相關零售、餐飲服務、技能培訓等。其中體育相關零售主要跟據場館性質進行配置,比如:羽毛球館可適當配置出售羽毛球拍的用具;餐飲服務主活動人群及觀眾;技能培訓主要以賽后場館的再利用為主,比如籃球培訓,亦可設置跆拳道、武術、舞蹈等培訓內容。
主體育場空間的多功能使用也是其賽后利用的主要策略。以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鳥巢為例,其賽后利用針對不同季節、不同活動兼容多功能使用。賽后舉辦的活動有文藝演出類、體育比賽類、社會活動類、游藝類和展覽類等。文藝演出活動有群星演唱會、個人演唱會、音樂會和大型視聽實景秀等
體育場館的發展方向是多功能化的,多功能體育場館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解決體育場館的平時利用問題和綜合效益問題,對體育建筑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其中,提供良好的比賽條件是首要任務。
功能的綜合化主要指在現代體育建筑內以一種主體功能模塊為主,通過其他模塊的有機組合,實現功能的復合化,從而發揮有效的聚集效應。具體方式包括,空間轉換、功能轉換和經營模式轉換三個方面。對于大型體育場館來說,如果在前期設計時沒有考慮到賽后的空間轉換問題,那么必然會使體育場館在賽后經營上變的十分困難。
(1)看臺布局。跟據場館規模不同布置坐席,考慮賽后的功能應用而固定看臺。例如悉尼奧運會主游泳中心,將固定看臺平行于場地長軸布置,兩端采用活動看臺,布置靈活的同時賽后可以靈活應用。
(2)空間關聯。場館與附屬空間或者其他大空間結合,空間的關聯實現了一館多用的目的,彌補了后期運營的損失,降低運營成本。例如:美國喬治亞會議中心,由五個串聯在一起的大型展覽空間結合在一起,在奧運會期間作為擊劍、柔道、摔跤、舉重、手球和乒乓球等賽事的場館,成為美國利用率最高的“城市多功能大廳”。
(3)場地轉換。場地的變換跟據不同的賽事對于場地的不同而做出靈活應變的手段。場地的變換通常要與坐席的變化相配合,在體育工藝、視線設計、場館規模等方面進行綜合優化。例如:巴黎貝西體育館通過改變場地地面和看臺坐席,可實現美式橄欖球、摩托車、自行車等31項體育賽事的場地變換。日本札幌穹頂體育場設計了可整體移動的場地,種有草皮的足球場地在氣墊和臺車的推動下被移動,從而實現足球、棒球比賽,文藝演出等多種活動場地間的靈活轉換。以最常見的體育館為例,跟據球場的空間尺寸,在賽后可調整為以下幾個功能:十個羽毛球場、一個手球場、兩個網球場、兩到三個籃球場、十二個乒乓球場及大型體操健美操場地,如圖1所示。

圖1 多功能體育館場地示意圖
(4)多功能復合。多種功能的復合是強調不同空間的有機組合,可分可合,形成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彼此聯通、轉換、共同使用、又可以相互分離,獨立運行的空間組合。多功能符合既有利于形成共生效應,協調互補,又有利于大空間的通用或部分附屬建筑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場館的使用率。
功能復合可分為幾種內容,其中包含籃球練習、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手球、體操等功能綜合利用。另外通過搭建臨時坐席及舞臺,可調整為觀演類功能,將熱身場部分作為舞臺部分,主球場布置臨時坐席,以適應不同的演出及比賽功能,充分利用場館空間。第二,在一層沿建筑外輪廓部分設置商業功能,以滿足觀眾及體育館人員的需求,如圖2所示。
大型體育場館座位極具表現力的大型城市公共建筑,應該是城市環境的點睛之筆,不僅要遵循環境的特點展開設計,更應該重視自身環境的創造。創造人性化的外部空間的同時,挖掘更大的使用空間。例如:德國柏林的綜合體育中心,將賽車館與游泳館全部下沉處理,除比廳部分為金屬板,其余均為種植屋面,為城市貢獻大尺度的綠色開放空間。另外,巴黎貝西體育館也是同樣的方式。另一方面,場館的室外場地與公園結合,例如悉尼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讓大地景觀與屋頂景觀有機聯系,起到了城市公園的作用,成為小區域的城市亮點。

圖2 體育館多功能平面示意圖
綜上所述,進行體育館設計的過程中,建筑師應該從不同角度集合總結各種理念來進行設計,達到優化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造更大的收益的目的。
[1]趙大壯.多元與多向-國外體育建筑發展啟示錄[J].世界建筑,2014(12):34~56.
[2]韓昊軒.淺析體育館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原則[J].商場現代化,2015(1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