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洋
信貸實務中,銀行貸前未能有效識別關聯關系,導致用信后信貸資金失控,形成風險的案例時有發生。關聯企業信貸風險的主要表現為信用膨脹、資金挪用、擔保虛化、關聯交易、逃廢債等,是威脅銀行債權的主要殺手。如何有效甄別企業關聯關系,規避關聯企業授用信風險,筆者通過近期對本行社關聯關系的調查梳理,總結以下4步識別法,僅供參考。
(一)理清股權結構,分析歷史變動,識別控制關系。理清公司股權結構、股東持股比例,判斷是否存在迂回投資、交叉持股、受同一股東控制情況。關注企業股權變動情況,收集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權變更登記,了解注冊資本變更、股權結構調整情況,分析變動原因,若發現連續變更、股權轉讓不合理等情況,則進一步延伸調查,企業可能存在刻意隱瞞關聯關系,規避銀行監管。
(二)調查法人代表,理清親屬關系,識別人脈關系。加強對公司法人代表的調查,通過公開信息、實地調查等方式了解法人代表從業經歷、資金來源、奮斗歷程,詢問其對企業發展現狀、發展理念、上下游企業信息和行業前景認識及授信方案意見,若法人代表過往經歷和認知判斷與企業實際情況不一致,或在授信條款決策上不能當場決定,則要進一步調查,看是否存在委托代理,另有控制人情況。與企業高管、財務人員、重要崗位人員交談,進一步了解股東關系、對外兼職、交叉持股情況,與掌握信息進行比對、甄別,判斷是否存在隱性關聯情況。調查企業主近親屬在企業或上下游企業入股、任職情況,近親屬開辦企業與借款企業業務往來、資金往來、擔保情況,判斷兩者之間的隱性關聯關系。
(三)關注融資需求,分析資金往來,識別資金關聯。關注企業融資需求,若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充裕,經測算不需增加貸款的,要考慮企業資金用途,是否存在向關聯企業輸血情況。關注資金流向,跟蹤貸款資金實際用途和還款資金來源,情況異常無合理解釋,需進一步核實其間關系。貸后監管中核實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款的真實性,進一步查清是否存在隱性關聯。
(四)分析交易真實,關注異常情形,識別隱性關聯。分析交易真實性,資金支付必須有相關證明資料佐證,無相關資料的,要懷疑隱性關聯。分析交易價格公允性,審查企業交易價格是否符合市場行情,偏離正常交易價格的,存在隱性關聯的可能性較大。分析交易持續性,企業交易對手一般存在穩定性、連續性、趨勢性特點,大起大落情況較少,如企業在貸款申請前突然出現大額資金交易,則有可能是關聯企業以購銷方式提升貸款企業利潤,達到粉飾報表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