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廉政文化顯得愈來愈重要。認真研究廉政文化這個命題,有助于有效擠壓腐敗文化的空間,從而為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規范干部認知與行為提供文化滋養,在全社會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道德風尚,為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撐。
一、廉政文化的主要功能
廉政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潛在的精神力量,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對規范干部認知與行為產生重要的導向、凝聚、實踐和約束作用。廉政文化的主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輿論功能。在現代社會經濟成分、利益主體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情況下,廉政文化通過各種主流媒體和豐富多樣的手段廣泛傳播,讓廣大干部群眾在獲取各種信息的過程中,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價值觀、道德準則,在社會上的廣泛傳播,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輿論環境。
(二)導向功能。對社會意識發揮著導向作用,它贊揚什么、批評什么、反對什么,都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廉政文化本身就帶有指導、規范、調整干部的行動,指明方向的含義。特別是對于黨政干部來說,廉政文化引領著思想行為,規范指導著工作實踐。黨政干部的行為,都受著廉政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同時,廉政文化又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各層面傳播廉政文化所代表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等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理念。
(三)教化功能。在人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維護信仰以及塑造人格等方面發揮啟蒙、引導以及人生觀之確立的功能。廉政文化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和途徑,用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思想教育、熏陶、激勵、鼓舞著全體干部和社會成員,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人人崇廉奉廉,個個羞于腐敗、恥于腐敗和不敢腐敗,使腐敗分子成為“過街老鼠”的良好環境,營造“以廉政為榮,以不廉政為恥”的社會風尚。通過對腐敗思想和行為進行有力的鞭撻,通過對腐敗案件成因的剖析來警示人、教育人,使人們在廉政教育中,思想得到升華。
(四)規范功能。規定了什么是廉政與廉潔的,什么是腐化墮落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為干部的行為劃出了一條邊界。對干部行為從道德上進行規范,從思想政治上進行規范,從制度上進行規范,發揮限制、束縛作用。使廣大干部在文化素養得到提高的同時,思想上逐步筑牢法紀防線。
(五)監督功能。能喚起人們的監督意識而去監督,能產生強大的感召力而激起人們去監督,通過公共媒體報道廉政動態和揭露腐敗問題而引導人們去監督。具體表現在:一是監督意識增強。二是廉政文化藝術作品的震撼力。三是通過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等輿論監督工具及時地向廣大人民群眾通報反腐倡廉情況,讓人民群眾在獲得反腐倡廉信息后,既能及時地監督黨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又能及時地監督政府及公務人員的從政行為。
二、廉政文化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
總體來看,各地廉政文化建設有了較快發展,態勢良好。
但也應到,廉政文化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應對。
一是認識上不夠到位。有些地方對廉政文化建設不夠重視,沒有自覺地將廉政文化建設與黨的中心工作融合在一起,觀念陳舊,對廉政文化建設缺乏工作部署和考核;還有些單位把廉政文化建設簡化為文體活動。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導致這一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影響了廉政文化建設展開和深入。
二是規劃上不夠健全。當前,不少地方的廉政文化建設缺乏全觀念和系統思維,沒有長遠規劃,工作不系統。不少同志在廉政文化建設中重形式輕內涵、重計劃安排、輕考核落實等問題較為普遍。一些沒有找準廉政文化建設服務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僅在小范圍里搞搞“自我循環”式的文化活動。另外,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和經驗總結較為滯后,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得不到及時的總結和推廣。
三是形式上不夠創新。有的廉政文化理論學習、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仍比較陳舊,活動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導致不少人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四是保障上不夠有力。一些地方組織廉政文化理論研討時,或建設廉政文化網站時,或媒體上辦廉政文化專題節目時,就會遇到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單位財力有限沒有經費,沒有人力組織實施等問題,活動不能形成常態化。廉政文化資源整合缺少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廉政文化建設。
三、規范干部認知與行為,加強廉政文化勢在必行
文化無所不在,文化的力量不可估量。建設廉政文化,是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規范干部認知與行為的一個有效載體和基礎工程,應全方位大力加強。
(一)組織引導,完善機制
應當高度重視廉政文化建設,把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提高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切實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領導。一是要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廉政文化工作要由主要領導負責、分管領導親自抓。要研究制定廉政文化建設長遠規劃。制定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辦法、意見和規定,進一步明確廉政文化建設的工作目標、思路和具體推進措施。有條件的可成立廉政文化協會,聘請文化界知名人士進行策劃,搞好廉政文化建設的整體設計。要加強對廉政文化主要內容的研究,增進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感情認同,使廉政文化成為干部的精神家園。二是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廉政文化建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納入各級議事日程,形成齊抓共管、分頭落實、全員廣泛參與的工作體系。三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要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和保障激勵機制,著力培育以績效為導向的激勵制度,設立廉政文化建設專項經費并納入預算。同時,要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心聲,及時了解廉政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指導。
(二)系統謀劃,凝聚合力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把它與中心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一要與創建學習型組織相互結合。把創建學習型組織,作為提升廉政文化建設的新目標、新追求、新途徑。首先,著力塑造黨政機關廉政文化形象。廉政文化首先是領導機關的文化,要發揮領導機關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通過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引導各級搞好廉政文化建設;通過組織廉政文化論壇、廉政文化交流會等活動,為基層發展指明方向;通過組織機關相關人員到廉政文化建設發達地區考察學習,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機關的廉政文化建設經驗,在學習中提高。第二,著力推進素質培訓工程。深入開展文化技能提升行動,每年安排一定資金作為教育培訓經費,通過傳幫帶培養、寫作和演講技能比賽等途徑,不斷提高機關干部文化素質。同時,開展干部素質教育。加強對干部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導,用先進文化來約束、激勵干部。二要與精神文明建設相互融合。廉政文化建設要以黨建為引領,確保廉政文化的前進方向,與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為廉政文化體現先進性提供政治保證。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培育機關精神為切入點,抓住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結合點,發揮政治優勢,以“兩學一做”教育為載體,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三要與打造機關品牌緊密結合。要不斷提升廉政文化與機關及干部的融合度,從機關干部語言交談的文化品位,著裝的文化顯示,行為方式的文化內蘊,公務活動的文化展示等,著力培育品牌文化,提升機關形象,增強廉政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三)多方聯動,營造氛圍
采用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來營造廉政文化建設氛圍。一是加強廉政文化知識的普及宣傳。通過組織開展廉政文化建設論壇和廉政文化知識問答的形式,交流廉政文化建設的先進理論成果,傳播廉政文化建設先進理念。并通過開展寫作講演競賽、書法繪畫活動、提合理化建議、參與公益活動等活動培養機關精神,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要把互聯網、手機微信等新興媒體作為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不斷增強時代感、表現力和傳播力,增強廉政文化的生命力。機關要充分發揮好內刊、網站、微信群的作用,充分宣傳廉政文化,形成濃厚氛圍,用廉政文化規范干部認知與行為。二是營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圍。加大廉政文化建設成果的動態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廉政文化內涵、功能、意義和建設途徑的宣傳。在媒體開辟專題專欄,注重用廉政文化規范干部認知與行為的宣傳,跟蹤報道廉政文化建設動態活動,總結推廣富有成效的經驗,為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利用文藝、書畫、攝影、讀書、寫作等這些傳統的文化形式,并通過召開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干部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覺地學習、研究、宣傳廉政文化。弘揚廉政文化、踐行廉政文化,必須立足現實,既要繼承已有的積極成果,又要在實踐中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廉政文化與工作實踐同步伐、相適應,自覺地將廉政文化建設納入政治建設之道。三是全社會關心與支持廉政文化建設。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全局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支持。要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社會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形成強大輿論氛圍,使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作者簡介:朱玉林,寶雞市政協研究室原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