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管理辦法》日前發布,本市養老機構補貼政策從單一補貼改為差異化補貼,失能老人和重度殘疾人運營補貼每月增加100元到200元不等,養老機構星級越高補貼越多。根據新政,一家養老機構每床位每月最高可獲得1050元補貼。《辦法》自2019年P月P日起實施。據悉,全市各養老機構不分營利性和非營種性,均可享受該政策。目前全市500家養老機構中,只有不到10家為營利性養老院。為推進京津冀地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辦法》規定,天津市、河北省行政區全域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烏蘭察布市養老機構收住北京市戶籍老年人的,也參照本辦法執行。
新《辦法》提出,將根據養老機構收住服務對象身體狀況、服務質量星級評定、信用狀況、醫療服務能力等4個維度,對養老機構實行差異化補貼。《辦法》規定,將收住生活自理老年人、殘疾程度較輕的殘疾人的運營補貼標準,由原來的每月300元下降到每月100元;將收住失能老年人、殘疾等級較高的殘疾人的運營補貼標準,從原來的每月500元提高到每月600元,同時重點加大了收住失智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的運營補貼力度,將其運營補貼標準從原來的每月500元調整到每月700元。
同時,服務質量被評定為星級的養老機構、沒有失信記錄的養老機構、引入醫療機構進駐的養老院都可以按照床位數享受運營補貼。但是,如果入住老人數量下降,則扣減運營補貼;服務對象滿意率低于85%的,將取消當年運營補貼獲取資格;未與醫療機構簽訂規范服務協議的,也要取消運營補貼獲取資格。因有違誠信、弄虛作假、虛報冒領運營補貼的,將取消政府購買服務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