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余 趙玉琢
摘 要:光是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在繪畫中巧妙運用光線可以賦予繪畫作品獨特的藝術效果。光對主體的突出、光對物象的改變以及光對氣氛的營造,可在中西名畫的賞析中感受光帶來的藝術魅力。中國早期水彩畫并不十分注重光線的表現,現如今畫家們深刻地認識到了水彩畫中光線所呈現出來的通透靈動的藝術效果,在其他的畫種中是難以體現的,因此,光線成為水彩畫中的重要構成元素。當前,根據材料的不同特性、畫面的不同需求,畫家主要是通過技法與色彩來表現不同的光線,使水彩畫產生獨特的藝術效果。水彩畫中光線與色彩是構成一幅好畫的重要元素,通過對光線與色彩的表現,產生水彩畫獨特的趣味與意境,表現畫面的氣氛,抒發畫家的主觀情感。文章主要探討水彩畫創作中常用的光線技法與色彩方法。
關鍵詞:水彩畫;光感;技法;色彩
與其他繪畫比較起來,水彩畫相當注重表現技法。任何一種藝術創作都離不開技法,都要靠技法去實現。技法是作家、藝術家進行文藝創作時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和方法,繪畫中的技法是指“繪畫的技術能力和方法”。水彩畫創作中畫家常常通過對光感的營造來表現繪畫對象的立體感及其具象性,根據材質的不同、表現需求不同,表現光線常選用的技法主要分為普通技法與特殊技法兩大類,其中普通技法包括干畫法與濕畫法兩大類,特殊技法中主要包括洗色、紙擦、橡皮擦、噴染、留白、涂蠟等等。特殊技法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各類藝術交流的增加有著更大的改進與提高空間。
普通技法中的干畫法主要是通過將顏色進行一遍一遍的疊加來達到所要表現的藝術效果。干畫法對水分掌握的要求并不太嚴格,所以對于剛剛接觸水彩的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適用的一種畫法。干畫法在表現光感時主要是在作畫的第一遍上色時首先刻畫出去整幅畫面的亮部,待第一遍顏色干透后再塑造畫面的灰部與暗部區域。通過不同程度的對比來體現光的強弱變化。對干畫法的運用既可以表現強光,也可以表現弱光,適用于表現多種情況季節的光線。在用色方面干畫法要注意受光區與周圍色調的和諧統一。
濕畫法顧名思義是在畫面未干透或是顏色未干透的情況下進行著色,要求畫家對畫面水分的干濕程度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在采用濕畫法作畫時要確保畫面水分不能太濕,要在半干的時候上色。上色時顏料要干凈、色彩要純凈,同時要注意紙面水分過多會導致顏色暈染,使所刻畫對象明暗面不清晰,畫面干透后光感效果不明顯。濕畫法同干畫法一樣可以表現不同情況下的光照效果,但濕畫法更適合表現出朦朧委婉的光線效果。
特殊技法中的洗色法。一般是在畫面完全干透之后進行,是將畫面中覆蓋在光線上的深顏色去掉。擦洗時盡量選擇硬一點的筆頭,如鬃毛油畫筆等,因為筆尖硬度不夠很難洗出光線的效果。首先用毛筆蘸清水將深顏色洗掉,然后用紙巾在擦洗過的部分迅速將水分吸走,這樣就可以形成自然柔和的光線。如果洗色后不用紙巾擦,又可以創造出水痕的光線效果。洗色不一定非要用清水,也可根據畫面需要稍微蘸點其他顏色的水洗出光線,這樣的光線有一定的色彩感,可以表現多種情況下的光線。洗色法畫出的光明顯,效果透亮,適于表現一束強光。當然這種方法最好在木漿紙面進行,棉漿紙由于其特性在畫干透后用洗色的方法效果不明顯。
紙擦法。這種方法是在第一遍上色后進行,只是工具由筆換成紙巾。如果輕輕用力且快速的擦掉水彩顏料,就會強光柱的效果;如果由重到輕擦,就可以擦出由強到弱的光線。由于紙巾吸水性強,在濕畫時這種方法擦出的光線邊緣會相對明顯且沒有水痕。紙擦的時候要注意控制畫面水分,最好一次擦成,擦的次數過多會破壞效果,且容易吸走其他部分顏料破壞畫面。
橡皮擦法。這種技法是用橡皮擦掉部分顏色,簡便易做,但更適合木漿紙,棉漿紙效果不太明顯。使用橡皮擦法一定要等到畫面徹底干了之后再擦,否則容易損壞畫紙破壞畫面,并且擦的時候不能太過用力。擦光線的時候可以借助長板尺擦出非常直的光線,適合增加畫面光線效果。
噴染法。將顏料與水以一比三的調和比例混合灌入噴壺中,在畫面中確定光線照射方向后,留出光源部分,在光源外側根據光的強弱需要依次噴染,強光的地方少噴,弱光的地方多噴。也就是越遠離光源部分噴的顏色越深,使畫面光線產生一種擴散效果。也可以用紙將光線最亮處罩住在周圍噴染一遍,產生光柱的效果。這樣處理完畢,在畫面干透之后便可以繼續進行繪畫了。注意在噴染時必須先搖勻溶液以免產生沉淀堵住噴口,導致噴出的顏色不均勻,或是無法噴出水霧的效果。噴染法色彩厚實,光線柔和,即使色彩對比強度非常大的情況下光線也不顯突兀,且不容易出現水痕。
留白法。這種方法主要分為畫家刻意留白和材料留白兩種。刻意留白強調畫家對水彩掌握的熟練程度,是在作畫時將受光部分直接留出用以表現強光,這種方法適合小幅作畫或是表現小面積光線。材料留白則是使用留白液。留白液是一種遮蓋材料,使用時調和水分。在起稿后將光源最亮處涂上留白液,并用細筆在光源附近畫出光線的線條。在畫面干透后用橡皮將留白液擦去,也可在擦去后再涂上其他顏色表現不同光線。材料留白技法適合表現城市夜間燈火等。材料留白相對簡單,是現在畫家較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畫適宜表現強光,因此使用時對光線種類較有限制。留白液去除后再上色時要注意水分不能過多,不然也會產生水痕。
涂蠟法則是利用蠟不溶于水的特性,使用白色蠟涂畫出光線的線條,光源處則采用大面積留白,也可在光源周圍涂上一層蠟防止顏色滲透在光源處,在繪畫結束后可用刀片輕輕刮去白蠟。這種方法表現光感自然且不容易產生水痕,相比留白更易掌握,但同留白一樣對表現光種類有限制,只能表現白光,就算后期將蠟刮去也無法整體上色,只能保持留白的原樣。
光的表現技法形式多樣,合理運用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表現光感不只是通過技法的運用,還要掌握色彩的運用。運用色彩可以表現出不同環境下的光線,通過對光線色彩的改變表現畫面不同的氛圍。不同的色彩能給人不同的感覺與視覺效果,暖色給人一種溫暖熱鬧愉快的感覺,冷色給人一種寒冷高貴嚴肅的感覺。合理運用色彩創造出不同感覺的光線,在畫面中合理安排光線位置與方向,可以突出主體營造氣氛。根據光線投射方向光線可分為垂直光、側光、逆光三種,同時根據光線所處的環境又可以分為室內光線和室外光線。
室內光線主要是窗光或燈光,用色彩表現室內窗光時,畫面光線因受到時間環境和感受的影響,色彩運用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窗光色調主要受陽光影響應該以暖色為主,色彩純度因時間推移而變化,早上色彩純度偏低,下午色彩純度偏高。室內燈光一般都是夜晚情景,燈光光線穩定,其中白色熒光燈中含藍光較多,光源明度高,光線色調偏冷。鹵鎢燈光線偏暖色調偏紅橙。燭光光線以黃色與紅色調為主,表現時為了突出光線可將背景用紫色去渲染,因為紫色可以把黃色的燭光襯托得更亮。
室外光線主要受時間氣候與季節的影響。例如日出時光線色調偏冷紫色,色彩純度偏低;太陽升出后光源與光線處呈暖色調,色彩純度偏高。早晨的光線處在稍微散光的情況下,光線帶冷紫色調;上午光照最為強烈,光線明度最高接近白色,色彩表現時可直接大面積留白,用檸檬黃稍微畫出光線暗部,但色彩明度要高純度要低(色彩表現時檸檬黃中水分要多);下午的光線跟上午光線相比,光線的明暗略有對比,亮部顏色純度提高,此時的陽光強烈,但是光線的明度有所降低;傍晚的光線強烈,與日出時光線相似,但由于環境空氣干燥,所以色彩變換豐富,畫面整體在暖色調的光源之中。傍晚光線非常美麗,色彩變化多端,用色要大膽強烈。
氣候方面主要為陰晴雨霧。陰天光照強度極弱,畫面由于整體色調偏冷,所以光線色調偏暗,但如果要表現光線透過陰云時光線應當偏暖與周圍形成強烈對比。晴天光照強烈,光線明度高,光線色調主要為暖色調。雨天并無光照,表現雨天情況光線主要由周圍景物的襯托,光線不明顯且偏冷色調。霧天光線分界線模糊,表現光線偏暖。
季節方面主要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太陽距地球有遠有近,光照有強有弱。其中春夏秋三季光線主要以暖色調為主,春季與秋季光線明度一樣,秋季光線純度略低。冬季氣候干燥,光照強度在四季中最弱,光線色調主要以偏冷色調為主。
對于水彩畫光線的表現,隨著技術材料的進步以及畫家的探索創新,一定會不斷地出現新的表現方式。中國水彩中光線的表現是一個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在造型方面,在畫面中通過添加和表現光線可以增加畫面塑造物體的立體感與空間感。從構圖看,光線的巧妙運用能夠使構圖更自由,使畫面更具形式美感和藝術表現力。再從氣氛的營造來看,光線通過渲染出各種氣氛可以感染并激發觀眾的情感。同時,由于水彩自身的特性和優勢,光線在水彩藝術中的表現別具風格,尤其在中國水彩中,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滋養了這一西方畫種,使得光在中國水彩藝術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克里斯托弗·欣克.水彩畫里的色與光[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2]保爾·杰克遜.水彩畫技法:光感的表現[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2.
[3]蔡南生.水彩風景畫技法[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4]查理雷德.查理雷德的水彩畫技法[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