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黎
【摘要】“逆向全過程”教學方法,在高校英語翻譯課堂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學生為主,并讓學生全程參與的課堂授課模式,注重讓學生先翻譯、修改、匯總,然后再由教師進行指導、修改、點評,是傳統翻譯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對于英語翻譯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更加能鍛煉學生的英語翻譯專業水平。因此,立足高校英語翻譯課堂教學的現狀,對“逆向全過程”教學模式在英語翻譯課堂的應用進行探討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逆向全過程 高校英語 翻譯課堂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04-02
前言
所謂的“逆向全過程”,實際上是指運用在高校英語課堂翻譯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式。具體來說就是指在高校英語課堂翻譯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先嘗試對文章內容進行翻譯,然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翻譯情況,對需要翻譯的內容進行總結和講解,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對翻譯內容進行大致意思的概括。該種教學方式,實際上拋棄了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盡量構建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實際上有助于學生學習,但是在現在的英語課堂翻譯教學中,即使教師采用了“逆向全過程”教學方法,整個課堂教學氣氛仍然較為沉悶。就此情況而言,專業教師要認真思考,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然后對癥下藥,將“逆向全過程”更好地用于高校英語翻譯專業的課堂中。本文將結合英語翻譯教學中相關內容,對“逆向過程”方法在高校英語翻譯課堂的應用展開討論。
一、高校英語翻譯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當前高校英語翻譯課堂的普遍教學方式來看,仍然處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模式,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熟知能力為目的。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很難讓課堂活躍起來,尤其是遇到晦澀難懂的翻譯文本時,學生很難將其真正理解,更不能靈活運用,加之教學方法單一滯后,更難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翻譯人才。
(一)教學內容引起不了學生興趣
雖然英語翻譯課堂中的學生以學習英語翻譯為主要課程,但很多學生并不能夠完全能掌握翻譯技巧,而且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在授課方式上仍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是很難提起學習興趣的。當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因為缺乏與教師的互動和反饋,就會陷入聽不懂的惡性循環。大部分翻譯材料基本都是由老師挑選準備,學生處于心理和行為的被動地位,在授課時,教師如果不能和學生進行有效地互動,那么很容易就會使課堂沉悶,變成老師一個人的課堂。這也是現在高校英語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
另外,在課堂上由于教師沒有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便將答案講解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調動不起來,那么學習興趣自然很難提起。
(二)教學手段和形式過于普通
學生到了大學學習階段,已經是一個具有成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方式的人。這個時候的學生,對教師雖然會存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但卻不會像初高中一樣,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全盤照收。如果學生在課堂中不能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自然就不會認真聽課,那么就不會學習到全面的專業翻譯知識。在目前的英語專業翻譯課堂中,雖然很多教師已經開始嘗試“逆向全過程”的教學方式進行翻譯教學,但是方法和手段還是十分不成熟,大多是將最基本的工作在課堂上展現,教師自己并沒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對“逆向全過程”進行延伸和拓展,這樣一來,就無法達到“逆向全過程”教學模式在英語翻譯專業課堂中應該達到的效果。
二、“逆向全過程”在大學英語翻譯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英語翻譯專業培養的都是專業性的翻譯人才,因此在教學方式上一定要因材施教,既要培養學生雙語獲取信息和表達信息的能力,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翻譯觀,培養他們成為有專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在英語翻譯課堂運用“逆向全過程”教學方法,將直接關系到能否高效、順利地開展翻譯教學活動。
(一)合適的教學結合“逆向全過程”的教學模式
在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由于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教學文本選擇的過于簡單,那么對于高層次的學生來說,是無法得到鍛煉的,而如果選擇的教學內容太難,那么對于低層次的學生來說,有如“鴨子聽雷”,完全聽不懂,那么就會在一開始就對翻譯專業的課程產生恐懼,不利于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如何有技巧地選擇教學材料,如何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講清楚講明白,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極大的考驗。首先,教師應該充分了解班級里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專業課程,在翻譯文本的選擇上由易到難進行逐步升級。同時,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反思、教師講解、再次練習、教師總結這幾個階段,將“逆向全過程”的教學模式應用起來。
(二)將“逆向全過程”應用于課前預習
“逆向全過程”教學方式強調的是非直線、以學生為中心的知識導出過程,教師的作用是啟發、引導,并輔導學生自行修改譯文,使學生完成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學習過程。這種教學方式的原理是采取逆向教學方式,從實用感官的陌生符號刺激開始,引起學生的好奇,進而激發求知欲。讓學生由被動聽轉變成主動學。
課前預習這一工作,幾乎每節課教師都會布置該項作業,但是實際上真正能夠做好預習工作的學生卻很少。到了大學階段,學習主要靠自主的,要想要學生再一次翻開課本進行預習,并能夠達成有效的預習效果估計是難上加難。但是對于英語翻譯課堂教學來說,如果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那么就能夠很大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之前,便可以通過微信群或者微信公眾號,將下一節要上課的課程內容簡略的發布在上面,然后讓班上上課的學生,對發表的簡略短文或者查找相關文獻資料最后進行預翻譯。每個學生可以將翻譯的內容寫在公眾號文章的下方或者是群里,這樣教師就能夠一目了然的知道學生是否有進行翻譯預習。通過學生課前自己的翻譯,實際上也是“逆向全過程”的教學形式之一,讓學生自己先實踐,這樣課堂上教師指導起來,便會更加有效率和質量也有所提高。
(三)豐富“逆向全過程”的具體細節
首先,在實施“逆向全過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提前介入。提前介入不是對提前布置的作業進行直接的講解,而是從翻譯理論、大的文化體系上進行提前介紹。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介紹相關文化背景時,可使用漢語講解。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師提前介入講解的內容一定要與授課內容緊密結合,不能天馬行空的擴展,這樣不利于學生抓住知識點。
其次,在英語翻譯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將不同的教學方式貫穿于“逆向全過程”的教學過程中,讓課堂活躍起來,而不是為了創新模式而進行機械地教學。
例如:教師在講解一篇晦澀難懂的文本,需要學生進行翻譯。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與文本相關的視頻,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對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有一個直觀的教學感受,但是在播放的時候不能出現中文字幕,必須是英文原音,然后再讓學生根據視頻的圖畫、情境,大致猜測一下文章的內容,老師進行引導提出問題,學生并將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然后再次播放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尋找答案。通過這樣一種“逆向全過程”教學手段的應用,讓學生對于英語翻譯專業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進行英語翻譯課的學習。
三、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翻譯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現代大學生的學習心態,將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相互融合,充分發揮“逆向全過程”這一教學手段的優勢,不斷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從而促進英語翻譯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費廣會.“逆向全過程”方法在大學英語翻譯課堂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35):39.
[2]郭寶申.逆向思維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1(5):113-114.
[3]薄振興,李和慶.關于當前中國翻譯教學研究的思考[J].外語界,2011(5).
[4]于淼.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J].河南教育(高教),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