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欣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在認定事物、辯別是非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價值觀念。黨的十八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度凝練和概括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目的和本質要求。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期,其價值觀的取向影響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在培養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培養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定理想信念,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努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三個層面闡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在核心價值觀中處于最高層次,對其他價值理念有統領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追求,是核心價值觀基本原理的凝練,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三個層面的價值觀層層遞進、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外交上多次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倡導“一帶一路”的建設,各國之間的交流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交流,更是思想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交流。在世界文化的沖擊下,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不少學生已經出現了崇洋媚外的價值傾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價值引領,如何將其植入大學生的內心迫在眉睫。
《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高校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穩固的關鍵時期,此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創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
目前,大學生的專業課程業務繁多,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少,很多學生出現重專業輕思想的傾向。且目前的大學生都是“95后”,他們主體意識強、獲取知識的渠道多、知識面廣,傳統課堂上的“教”、“授”模式已經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難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何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以及過硬的專業理論,不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有深刻的認識,并且要能夠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創新課堂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要優化、創新教學方法。“95后”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強,單純用傳統的理論灌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覺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枯燥無味、與自己生活相距甚遠、沒有實際意義,甚至會引起學生的厭倦和反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引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及現代先進人物事跡,以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生活事件為例子,讓學生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去分析、探討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課后可以布置相關的任務,比如讓學生尋找身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例子,隨時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分享、討論。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情。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2015年6月1日發布的《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中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2.77億,占整體網民的42.7%。手機已成為上網的主要渠道,校園里無時無刻可以看到學生在刷朋友圈、刷論壇等。因此,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首先,組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教育網站,按照不同的活動類型劃分板塊,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從網站中了解到各種活動的實質,隨時參與互動。其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將核心價值觀用視頻、圖片等方式通過公眾號展現出來,定期更新并傳播到位,讓學生不僅能夠及時地收到信息,而且能夠關注信息的內容。再次,微信、QQ等通訊工具也提供了較好的交流平臺,可以將傳統的班會課轉移到微信群、QQ群上面,不僅不會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核心價值觀在學生中不斷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是知行合一。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首先,引導學生到基層考察、調研,深入革命老區了解歷史的發展和變遷,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國家的前途命運和自己的歷史使命緊密相連。其次,組織學生開展文化下鄉、科技下鄉、衛生下鄉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領悟個人的知識才干應從社會獲得,若離開了社會,個人的能力也就無從實現。只有自己融入到社會并承擔社會責任,自身價值才能得以充分體現。通過形式各樣的實踐活動,能聚集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力量,從而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并付諸實踐。
志愿服務的精神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既是志愿服務活動的價值追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原則。近年來,志愿服務活動得到快速的發展,很好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服務領域比較局限、方式單一等。
首先,高校要完善志愿服務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志愿服務活動的管理部門,對大學生的志愿服務進行有效的管理,確保志愿服務的質量并長期發展。其次,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在學生中廣泛普及志愿服務理念,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文化節等方式培養校園志愿服務文化,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務的魅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最后,要拓寬大學生志愿服務領域,形成多樣化的志愿服務。高校可以根據社會不同領域的需求,為大學生尋找更多的自愿服務項目。比如,嘗試與社會公益組織合作、鼓勵學生通過公益創業等方式拓寬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將志愿服務與創業實踐相結合,讓大學生把學習成果服務于社會,以實際行動踐行核心價值觀。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培養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應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采取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方式加強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將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其次,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讓學生把學習成果服務于社會,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注入強大的動力。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
[3]張敏.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4]趙鈞.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索[J].科技視界,2015,34:152.
[5]閆文鈺,周文軍.在大學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2017,3:62-63.
[6]王美春.志愿服務: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J].新商務周刊,2017,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