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波
(山東省桓臺第二中學,山東 桓臺 256400)
現在的人們都注重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在高中階段進行的音樂課逐漸變成了一門必修課,也是我國新推行的課程改革體系所決定的。學習聲樂對于一個人陶冶情操和提高自身修養是十分有效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很明顯,剛剛制定的新課程的改革方案對高中聲樂課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學生在課上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個人音樂素養。之前,高中階段的音樂課被稱為音樂欣賞課,但隨著這個新的課程改革方案的提出,音樂欣賞課改名為音樂鑒賞課,雖然聽起來并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這兩個名稱的內涵和對音樂的專業深度是不同的。音樂鑒賞重點是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各類音樂的分析和鑒別能力,強調通過鑒賞音樂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鑒賞音樂的方法,也在這個學習和體驗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進而激起高中階段學生對聲樂學習課程的興趣。
幾乎每一首樂曲都會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故事,只有在這種創作背景下作者才能夠寫出動人心弦的曲目,這是整首歌曲的靈魂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在[1]。一首歌除了整體旋律能夠吸引人,再就是這首歌的創作背景了。如果在聲樂鑒賞課上老師能夠提前給學生講一下一首曲目的創作背景,那么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無疑是對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時,老師可以先講一下這首歌的創作背景,田漢在抗日戰爭時期,親眼目睹了中國軍民在日本的侵略戰爭下生活地如火如荼的情形,于是他創作了這首歌。通過老師對背景的講解,學生能夠大致上了解到抗戰時期中國軍民的艱苦生活和高昂的士氣,從而讓學生在心里奠定了這首歌的情感基調,為之后學生鑒賞這首歌做好了準備。
一首歌的歌詞就像一個人的軀體一樣,是人感情的承載物,沒有歌詞的歌曲是不完整的,它是將人們通用語言經過特殊的文學加工的文學語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會鑒賞音樂的能力,高中階段的課本中采用的都是一些情感分明的、直抒胸臆的歌詞片段,不僅包含了一首曲子的精髓,也不失情感美與韻律美的結合。老師應該注重學生對歌詞的鑒賞,在課堂上,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分析歌詞所傳達的思想感情[2],讓學生通過文字的表述來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只有當學生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鑒賞歌曲,才能夠將聲樂藝術與文字語言藝術相結合,發揮充分的想象力,在音樂的海洋中自在遨游。音樂課本中不乏內容豐富、形象具體的歌詞,也不缺抽象、委婉的表述。在傳授學生聲樂知識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重點對歌詞進行剖析,讓學生的腦中浮現出歌詞中所描繪的情景,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整首歌曲的大致把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地影響學生的情感觸動。高中階段,學校應該注重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上不斷地完善教學體系,從此為學生的聲樂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中階段,學生對于聲樂的鑒賞是是分層次的,一開始學生只能從表面上去了解感受一首歌曲,到后來能夠逐漸將自己置于歌曲的意境當中,對一首歌投入感情進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這兩個層次是學生鑒賞和學習聲樂的必須要經歷的。視覺觸動對人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因此聲樂課本上的插圖對學生的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是應該加強視覺和聽覺結合,多角度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能力。插圖能夠直接對學生引起情感上的觸動,也會使教師在傳授一些專業化的知識時更加的輕松,多種形式的教學會讓學生對音樂鑒賞課保持新鮮感,聲樂知識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有了五彩斑斕的插圖的輔助,學生的思維很容易的就被帶入到歌曲的意境當中,從而對學生對聲樂鑒賞課的學習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3]。
西方一位知名的教育專家曾說過,任何領域的專業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與他人的交流,一個人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與他人不斷地交流來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聲樂鑒賞也是如此,太過于專業化的知識可能會使課堂較為枯燥,但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不僅會除去這種枯燥,反而更容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們各自發表自己對某一首曲目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聲樂鑒賞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聲樂鑒賞課是讓學生更好地培養聲樂素養的一個重要課程,隨著它逐漸被人們所關注,聲樂鑒賞課也逐步提高了對學生課堂上的要求。在新課程實踐改革的背景下,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1]羅德平.數字化教學資源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促進作用[J].當代音樂,2016(10):28-29.
[2]羅巧.情感體驗在高中聲樂欣賞教學中的滲透[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185+208.
[3]劉世成.高中音樂特長生聲樂教學中的聽音訓練方法[J].當代音樂,2017(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