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園
(武昌工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知識的提高,文化的培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不僅有利于圖書館自身文化內涵的增強,更是對讀者服務的需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與讀者之間更好的溝通,形成良性的互動,從而營造和諧的讀書環境,使讀者與圖書館服務人員形成一種無言的默契。
在現在這個多元化文化的時代,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因此,建立系統化、類型化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是勢在必行的,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熟練運用現代化的信息設備,按照不同的用戶需求,對網絡上的資源進行整合,帶給用戶不一樣的體驗;不同用戶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多了解用戶的需求,及時補充更新圖書館的資料,保證廣大用戶的利益。提高數字資源利用率,圖書館應該加強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引進數字閱讀設備,不僅能夠加快信息資源的傳播速度,而且也滿足現代人們快速生活發展的需要,方便用戶的閱讀,查找;圖書館存儲的資源也可以分為文獻資源與電子資源兩種,一方面能夠使資源的存儲更加多樣化,更一方面也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1]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圖書館,不僅僅是自身資源的存儲與應用,還包括對外部資源的搜集與整理,優化組合,使外部資源能夠成為自己圖書館資源的一部分,增加競爭力。圖書館資源的管理與使用,離不開高校各方面的努力,圖書館應與高校各部門保持良好的聯系,以利于獲得各方面的幫助與支持,利用校園網,建立網絡化的圖書交流平臺,便于用戶進行交流與溝通,將自己的意見與建議都反饋到上面,不斷優化自身的發展,不同地區的圖書館也可以相連接,將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共享。[2]
教師與學生應關心圖書館的管理與建設問題,在充分討論、交流想法的基礎上達成共識,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加強對圖書館的管理,轉變職能分工的認識誤區,樹立開發的觀念,高校在管理建設中應積極宣揚教職員參與管理機制,調動其積極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全體員工的智慧,使圖書館的建設更加有層次,有水平。高校一般都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將文獻資源有針對性的進行整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使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能夠更好的服務于高校的發展,同時也應及時的發現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找到解決方式,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使教職工能夠真正的著眼于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圖書館的運行效率,也使圖書館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師生。[3]
圖書館的正常運行,需要配備專業的圖書管理人員,但是一些高校往往因為規模或資金的影響,沒有專業的圖書管理人員,因此學生便成為圖書管理的主要負責人,但是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對圖書的管理以及保養等都會成為圖書質量高低的重要影響因素。要想使高校的圖書管理工作步入正軌,必須加強管理人員的內部培訓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圖書管理的操作技能落實到實處,同時,為了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要開展獎懲考核制度,使圖書管理人員在工作的同時提供工作熱情,積極參與其中,促進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發展與進步。高校的圖書往往沒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是常見現象,學生有時也會兼職做圖書的管理,但在實際過程中具體的保護措施也少有執行,隨著高校圖書的逐步擴大,圖書管理的重要性也隨之加強,因此,設立專門的圖書管理部門顯得尤為重要,圖書管理人員需要及時整理圖書信息,定期查看,保證圖書的完整性,圖書管理人員在高校的實際管理過程中,發揮其監督、管理的職能,是圖書館的管理工作。[4]
高校圖書館應及時的轉變服務的模式,從以前的等待讀者的反饋,轉變為圖書管理人員的主動問詢,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對于讀者的意見都虛心的接受并且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圖書館問題的解決,高校圖書館可以向國外的圖書館學習,開展社區的問題服務,通過數字來分析圖書館的發展狀況,需要改進的地方等等,通過互聯網+來推廣圖書館的新媒體閱讀,不僅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還能更好的利用新媒體這一平臺實現圖書館的大發展。[5]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應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轉變服務方式,使教師與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教職員也應積極的參與到文獻的建設中,建設多元化的服務體系,使圖書館的管理工作能夠得到發展,提高工作的效率,逐步實現信息化,知識化管理,著眼于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優化資源配置。
[1]韓騏鍵.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構建的研究與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7(01):12.
[2]張劍華.用戶需求下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03):64.
[3]張曉林.研究圖書館2020:嵌入式協作化知識實驗室[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1):11-20.
[4]阿里研究院.互聯網+:從IT到DT[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5]尤越,賈蘋.圖書館創客空間發展實踐研究建議[J].圖書館雜志,2015(5):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