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妮莎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6)
健美操項目一直是高校體育的熱門項目,具有較強的時代感、韻律感、節奏感和美感,能夠塑造學生良好體態與節奏感,促進身體協調性以及審美能力,增強體質的好處,深受學生喜愛。現階段,高校健美操教學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問題與困境。
(一)教學方法單一死板
傳統的健美操教學重點在于教師的“教”,教師從一開始的步伐,基本組合以及成套動作都是主動的傳授,學生被動的接受模仿。教師采取教授的方法大致包括講解法、示范法,教學方法缺乏特色,比較單一,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反饋較一般,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掌握起來不用費腦筋,不容易讓學生產生正面的反饋,助長學生懶惰性,扼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美操教學目的相違背。
(二)教學內容與時代要求不符
走訪一些高校調查,現在的高校健美操教學主要是以健美基本動作為主,考核內容多為成套動作,一般是大眾健美操等級動作,動作要求偏向競技,教學效果偏重于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學習。這些健美操組合動作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不太貼合實際,尤其是一些女同學選擇健美操為了美感、減肥或者動感。
(三)學生興趣差,積極性低
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注重動作的教授,教師的任務是將教學大綱上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需要掌握成套的動作來完成教學上的要求,整個學習的過程是為了完成學分或者考試集合,機械被動的學習。真正上課中,與學生印象中的健美操不一致,那些動感十足,充滿美和力量的節奏都沒有了,只有重復的學習與練習。學生為考而學,容易產生乏味感,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降低,積極性得不到發揮,創造性思維得不到鍛煉,教學質量也不會很高。
(四)考核方式單一
體育教學內容的傳統考核方法注重結果,基本都是最后需要學生將一套動作比劃下來。有些同學學習能力強,靠最后幾周的復習就可以將整套動作跳下來,而有些同學雖然很努力但是身體協調性差,最后表現也不盡人意,這就忽視了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努力,考核只注重最后的成績,也會造成學生對健美操失去興趣。
(一)重參與輕考核,參加體育更加輕松
俱樂部教學不再以考試成績為唯一考核標準,更加注重學生的態度與參與性,將考勤量與最終考核相結合,一學期的上課學時達到要求即可參加考試,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大于最后考試成績,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不再糾結于考試,上起課反而輕松。
(二)俱樂部教學模式使教師、學生、學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俱樂部教學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來選擇課程,不必因為課程沖突或者沒有時間而錯過學習。同時,一周基本上每天每個上課時間段都有教師上課,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上課或者跟課,達到重復學習的效果。教師也不再是原來的固定課時量,而是根據學生的情況,隨便準備上課,隨時備課,對自身要求更高了,這樣一來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會隨之提高,也是對自己負責。學校資源之前總存在集中利用,閑時閑置的現象,俱樂部教學可以讓場館器材重復利用。
(三)關注學生需求,發展學生個性
俱樂部教學不必拘泥于教學大綱考試的內容,而是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教學內容,從初期的簡單的樂感,到后期的簡單組合、成品動作,到最后要求每個學生自己選擇音樂進行一段健美操編排。這樣的好處是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健美操,讓學生真正理解健美操的內涵,同時培養學生理解、講授、表演、競賽的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培養成功的體驗。
(四)俱樂部形式教學可以為學校競技運動儲備人才
傳統體育課的教學大綱里所固有的教學內容包括很多競技體育項目,可教學內容單一枯燥,趣味性差,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較差,因此業余時間繼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較低。而俱樂部教學結合課堂教學、課余體育活動、課外體育競賽、課外體育訓練一體化,使學生對該運動項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不僅能夠學習運動知識、技術和技能,更能學習實戰經驗等。對于一些愛好運動或者運動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深入輔導,成立業余訓練隊。
(一)上課時間安排。健美操的上課時間不再固定每個班級每個固定的時間,全天開放教學,預約上課,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上課時間,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反復跟隨練習。
(二)上課形式。網上進行選課與預約。教師根據上課人數決定這堂課是否能上成功,上課采取俱樂部形式,學生掃碼上課,掃碼下課,系統后臺可以查到考勤結果。提前在軟件上公布考核方式與考試內容,讓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授課內容。不再偏向于競技性動作要求,轉而注重學生的個性以及創造思維、多樣性發展。注重基礎知識的教授,注重培養學生健美操的樂感,注重學生美感,力量的展示,注重學生的創造力等,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與批判性以及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四)考核方式??记谂c考試相結合。考勤占比例大于最終考試結果,對學生平時參與要求高。如果本學期考勤不到要求的學時,則不能參加考試。每學期考試合格為一學分。根據學校情況,給學生設置完成體育課的學分總和。
[1]岳曉燕.高校健美操課余訓練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36:156-158.
[2]蔡月如.高校健美操教學優化方法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