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暢
(長春光華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3)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陸續出臺了與大學生相關的就業政策,通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努力打造新創新創業人才,以備時代社會發展所需要,同時,社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為人生道路多一種選擇方式。而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受學校影響較大,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路上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因此,大學生要想擁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就要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大學生創業主要是以畢業大學生為創業主體的創業人群。隨著近期我國經濟的不斷轉型和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大學生作為高級知識人群,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創業過程需要大學生進行運營、組織等一系列流程的思考和推理行為,而非單純辦公辦廠,因此,創新能力較為欠缺,很多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就夭折,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業面臨著眾多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創業也將在機遇和挑戰中不斷前行[1]。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很多高校都意識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重要作用,但大部分高校態度上的重視卻沒有實質性的開展工作。很多高校教育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去創新相應的課程培訓體系,導致當前的很多高校培訓課程形式傳統,內容單一。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只注重理論知識講解,很少融入新式教學方法,加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課程在設置上缺乏實際操作的可能。造成大學生培訓課程缺乏理論支撐,從而不能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訓練。此外,也沒有和大學生的相應專業做好結合,導致設置課程體系不夠完善,課程欠缺專業特色。
受國家政策的影響,結合對高校教學情況的調查發現,很多高校著實加大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育的宣傳力度,然而大學生往往不能得到社會與企業方面的支持,缺乏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良好氛圍,社會無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2]。
教師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當中的核心指導人員,在培訓環節上發著重要作用。然而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師資能力欠缺的問題,尤其專業的教師和高素質的教師人員匱乏。很多高校在進行招聘教師中會更加看重學歷,有的教師剛剛畢業就到高校當中實習工作,沒有從事過教育培訓工作,缺乏相關經驗和培訓能力,更無法勝任培訓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工作。
從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和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情況看,要想讓大學生融入到社會中,就要做好職業規劃,因此,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很有必要。
第一,合理運用高校的網絡資源和信息資源,加強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上的宣傳,有效結合學生的專業優勢,增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并合理利用現有條件,為創新能力培育活動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宣傳過程中充分利用成功創業的大學生為實例,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指導和信心。
第二,組織開展各種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讓大學生在在創新創業活動活動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交流經驗和心得。使學生的想法得到創新,增長了見識,進而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組織開展校企間的活動,為企業提供心儀的人才,通過大學生與企業家面對面的交流,獲得到企業內部實習的機會,只有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才會讓更加重視。
想要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工作,就要完善和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可以借鑒國外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的經驗與,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制度,提升培訓質量。合理的設置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實現大學生專業課程教育、創新創業培育和文化素養教育的有機結合,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設置出適合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3]。并將成功創業者的品行與素養融入到課程當中,確保課程的彈性。
想要落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工作,需要建立從院校到高校的層級組織構架,大力建設創新創業實踐培育基地。通過加強校企間的合作,運用集團辦學模式,建立實踐基地,全面掌握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讓“校企合作”實現“雙贏”。
綜上所述,當前社會急需創新創業人才,高校、企業和社會要明確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多方面的問題,研究出有效的解決途徑,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合格的創新型人才。
[1]孫昭甜,孫睿,任孟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及相關提升路徑分析[J].才智,2017(20):35.
[2]周群.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5):162.
[3]李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分析[J].留學生,2016(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