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晗 陳旭飛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 新鄉 453007)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千百年來家長不變的追求,雖然“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已經悄然成為歷史,但是數學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奠基作用的重要地位從未被撼動。初中的教育是義務教育的最終階段,是基礎教育的中流砥柱,學好初中數學,對后續課程的學習意義重大。本文將基于新課程標準,從審題能力、解題規律、反思習慣和解題過程四個方面,探索如何培養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
數學的學習在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多可以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可以較好完成課堂作業,但在課下練習或考試中,學生往往會出現較多問題。在分析錯題時發現,學生出現錯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即馬虎、粗心,這也表明學生審題能力不行[1],審題出錯是導致無法正確解題的關鍵因素。因此,提高學生審題能力是指導學生正確解答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生解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此,在分析學生審題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多個方面提出措施以培養其數學審題能力。從初中生的思維特征來看,初中生在思維上仍然具有直觀性,因此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審題。從數學思維的特點分析數學思維具有嚴謹性,數學思維具有抽象性,培養初中生良好思維方式的方法,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運用正確的引導方式和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現代教學方式和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便可逐步提高審題能力,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初中數學題目,往往是同一類型的題目具有相似的解題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向學生滲透類比思想,甚至可以在教學設計的導入環節采用類比導入的方法。數學具有多層次的思考與邏輯方式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同,以義務教學課改方針為根本,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在注重成績輸出的同時,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培養,在這兩方面上研究培養自主能力及思維培養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就提高學生思維培養的教案同自主學習的方式等產生研究[2]。在探究數學解題規律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僅是指簡單的數學知識的掌握,它是在平時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整合了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內的,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這對于理解數學學科的本質、教學設計、開展切實可行的教學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3]。根據核心素養,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探索規律”素材的重要性,在充分認識“探索規律”價值的基礎上,通過有趣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找到學習的有序小方法,從而有效提高解題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教學體制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體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我們今天所說的做題后反思的活動,正相當于“漁”。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巧用反思法對于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提高課后學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數學教學中以反思法應用現狀為出發點,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法的應用方法進行了重點探討,并總結了研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反思法的重要意義,以完成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法的應用研究,進而不斷提升我國數學教學,乃至其他學科教學的穩步發展[4]。
初中生在不掌握做題方法的情況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針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制定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思想來引導學生探索問題,適當控制學生的解題互動,避免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的解題思路帶來的干擾,加強其對解題能力的培養。
教師應從根本上認識到數學是中學的主要課程,做題是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規范解題的習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品質,從根本上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紅杰.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09):55.
[2]曹丹.淺析學生數學自主能力與數學思維培養的關系[J].考試周刊,2018(21):72.
[3]周奕.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學苑教育,2018(01):68.
[4]南雪梅.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法的巧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