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玉蘭學校 韓淑珠
在2004年10月,我有幸成為漳州市“中學數學課堂互動式學習方式的研究”課題研究的實驗教師。我們這個課題經常開展活動,每一次的活動,我都覺得學到了很多,所以我對互動合作式教學的感受還是比較多的,也比較清楚地認識了互動合作式教學。互動合作式教學其實主要就是合作學習教學。在我國古代,有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韓愈的“巫醫樂師,不恥相問”等等,說明當時古人對合作學習已經有了一定層面的認識。到現階段,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合作學習是針對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學習中,學生之間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注意方方面面的問題。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注意查閱更多的材料,更充分地備課,課前要精心準備問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教師要注意提前預知課上可能發生的問題,明白要怎樣解決。注意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置于合作學習中,教師身在其中,要清楚不同的時間教師要起什么樣的作用。合作學習怎樣分組才合理;合作學習如何處理優生和差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評價、鼓勵學生;不同的課要采取怎樣不同的合作學習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經常會上不完課,該怎么辦等等。這些都要花費教師很大精力去研究。也就是說,通過合作學習教學,教師不僅在鉆研教材上面要狠下工夫,教師的思維模式也要不斷更新,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
教材中的很多內容可以用合作學習方式教學。比如大部分的統計知識的教學,都可以使用合作學習。又如平行四邊形判定的教學,在課前布置每位學生都準備好兩個全等的三角形,讓他們小組合作討論之后,看看除了定義之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判定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練習鞏固,包括變式練習、總結時都可以用合作學習。
當然,任何事情還必須辯證地看待,合作學習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合作學習。有的問題太過簡單,就沒有必要合作學習;有的問題太難,合作學習可能無法完成,反而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合作學習也要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多角度、多層次地優化教與學的活動過程。
我覺得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好處在于以下幾點:
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如果有合適的教學時機就開展合作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很明顯更喜歡學數學,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就提高了。
合作學習中各個環節的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練習等,可以鍛煉學生的直接思維、邏輯思維等能力。比如合作學習中,組織學生對該堂課進行反思,讓學生自己理清該堂課的頭緒,找出滿意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廣闊性。
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協調能力、表達能力。有助于團結同學,更懂得關心同學、欣賞同學,互幫互助,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更能提高個人魅力,提高學生的情商。在生活中,學生要接觸的是高速發展的社會,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學生一定要有合作交流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立足于社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合作學習中,教師權力下放,是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學習中,通過教師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引導學生,使師生產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激發學生的正能量,使得師生間的關系和諧健康地發展。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甚至給老師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做老師的好參謀,使得師生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中等生和差生在分配工作中要特別對待,要特別給他們機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給他們自信心,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性,讓他們有戰勝困難的能力。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有所提高。
其實課堂教學面對的是獨立的、有個性的學生,是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處理及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了解。教師只有以“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才能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一切為學生考慮。對數學課堂生活進行充分預設,采用合作學習和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