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念 曾憲章 張亞玲 艾 歡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指出:“增強改革創新本領,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善于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
智慧黨建融合創新、服務、融合、開放、共享建設理念,與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提升高職院校“智慧黨建”的影響力,在了解,認識、熟悉后,通過明確發展的方式、理念,通過“互聯網+”手段讓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提升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水平。
創新就是要利用“互聯網+”應用于基層黨建工作,通過微信、QQ、微博等“三微一端”的新媒體傳播技術手段,加強高職院校的網絡輿情輿論的陣地建設,牢牢掌握網絡輿情高地。
高職院校智慧黨建的服務通過讓手機端、電腦端和無線網絡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校園互動模式,使黨員之間開展溝通交流、黨組織可以掌握黨員思想動態、黨員主動參與黨內事務,最終實現活躍黨的組織生活,搭建黨員之間、組織與黨員之間、黨群之間的良好互動。
融合就是通過搭建起來的智慧黨建數字平臺,實現高職院校“智慧黨建”信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進而探索黨務與服務的融合,實現黨建資源整合和信息發布的融合。
開放就是高職院校智慧黨建數字平臺打破了以往黨內活動相對封閉和自循環的狀態上,依托QQ群、微博、公眾號、微信群、短信平臺等載體讓黨員無空間限制地參加黨組織活動。如在網上征集意見、網上學習研討等,使黨員在線上線下就能方便快捷地參加黨的組織活動。在線下通過網絡征集向群眾和社會提供黨員的志愿服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高職院校智慧黨建的共享,探索黨員共同學習互動的平臺,通過對黨員的動態進行智能化、現代化、網絡化管理,在原有的黨建學習、信息發布等基礎工作,通過實時數據對黨的基層組織相關信息進行全面分析、宏觀把握。
采用“網格化”思維,運用大數據手段,搭建“智慧黨建”數字平臺。通過智慧黨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形成“智慧黨建”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形成“3+X”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3”即是精心打造“智慧黨建”一個平臺,主要由手機APP+電腦終端組成;線上通過湖職組工在線,線下通過湖職先鋒構建全天候24小時“云端”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智慧黨建”平臺。著力一支部一特色(品牌);每期選取一個特色主題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X”即“智慧黨建”平臺的若干黨建工作模塊的具體應用。大力推動黨建工作數據化、感知化和碎片化。
以“校—院”兩級黨組織基礎,各基層黨組織實現一網通。實現信息存儲的數據化,黨組織動態、精確、統一的管理與服務,提供更加貼切的服務和合適的管理方式,通過建立黨務管理工作平臺,對黨員信息采集、黨費收繳、接轉組織關系、組織生活會等進行網絡信息管理。不斷建設完善集學習、教育、信息發布、交流、管理、監督等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平臺。實施黨建工作智慧管理服務,把學校的各個支部都建在網上,建在云上,連在線上,實現黨建工作的創新。
黨員分布散、流動性大的情況不僅帶來管理困難,也為黨員學習交流設置了無形的藩籬。如今,擺脫了地點、時間的限制束縛。以互動式學習為核心,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模式,依托黨員信息管理系統、湖職組工在線、湖職先鋒、QQ群、微博、公眾號、微信群、短信平臺、開辦“e黨課”等載體,進一步增強黨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學習教育智能化、經常化。平臺發揮網絡資源共享優勢,整合各級網絡學習資源和黨建精品課件,成立“云端黨校”。
通過網絡方便快捷,智慧黨建實現“線上”黨課與“線下”黨課融合。使黨員教育實現翻轉課堂、線下學習與黨日活動集中研討相結合,達到建成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的目的。通過資源梳理、整合使黨務工作以大數據為依托,具有“智慧”特點,具有智能化特點。黨的十九大以后,通過“微黨課”開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十九大、新黨章學習、新憲法等系列課程,深受師生歡迎,被稱之為“指尖上的黨建”。通過微信群和QQ群為主要形式對入黨積極分子、擬發展黨員、預備黨員和黨員進行教育,讓所有的入黨積極分子、擬發展黨員、預備黨員和黨員開展黨建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對那些流動黨員,通過開設“微黨校”開展“微黨課”。創新黨員教育活動的過程,組織的形式等,在一個較為寬裕時間安排給入黨積極分子、擬發展黨員、預備黨員進行學習和教育,給年輕人以喜聞樂見的方式使教育的形式和效果都獲得明顯提升。
基層黨組織在形態上也進行了多樣化的探索,拓展智慧黨建黨務和服務職能,探索將黨支部建在專業上、黨小組建在教研室、學生實踐實訓基地成立校企聯合黨支部等。用系統化、集成化、一體化融合構建高職院校智慧黨建平臺,通過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實現信息統籌、定向傳輸,既能明確責任,防止互相推諉,節約執政成本,寓管理于服務中,又能實實在在地增強師生的獲得感。發揮高職院校企合作優勢,加強高職院校黨建信息與企業黨建信息的互聯共通,將實習實訓學生黨員編入學校和企業聯合黨小組,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校企黨建文化的異同點,一方面為步人職場打基礎,另一方面增強校企文化認同感。還可以同所在社區保持聯系,與社會調研和社會服務相融合,通過將實地調研、參與服務活動等黨建信息聯絡有機結合,校外黨建與學校黨建相互滲透,實現黨建服務工作的智慧化、常態化和信息化。
以智慧黨建為統領,充分整合校內外的各種資源,包括校園網黨建信息、組織部門和基層黨組織網頁、黨校網、黨務工作QQ群、微博、公眾號、黨務工作微信平臺、黨內統計和發展黨員及教育管理信息資源等。此外,引人校外電子黨務資源,如與干部教育培訓網,中央、省、市黨校網站等建立合作關系,購買干部培訓教育的電教資源,如網絡課程、專題講座、輔導報告等,購買知網、萬方、維普、讀秀、超星等黨建期刊數據庫、電子書和論文數據資源,定期發布包括黨章黨規、上級政策、黨建動態、黨員風采等圖文并茂的內容,讓流動黨員可以線上同步學習黨的最新的理論和政策。
“智慧黨建”下的激勵原則是內激勵與外激勵相結合、以內激勵為主。在黨員的教育上利用湖北職院組織工作QQ群、微博、公眾號、湖職先鋒微信等平臺,及時總結推廣基層黨組織具有典型意義、有說服力的典型經驗,大力宣傳先進事跡,在廣大黨員中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真正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在智慧黨建平臺大力宣傳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的優秀事跡,激勵全校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在做好立德樹人的美麗校園建設中更好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