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當前,世界形勢和人民感情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教育的戰略定位、歷史使命和目標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九大基本提前十五年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因此,當務之急是優先發展教育,強化教育第一,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以教育強國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戰線必須立足于新時期,把握新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強化使命。
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回答了新時期應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安排,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什么樣的教育,怎樣做教育,為誰做教育”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二百年”目標和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高度,強調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重視教育就是贏得未來,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民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事業。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工程。這就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肩負民族振興重任的新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族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精神文化產品創造、生產、傳播中的主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廣大師生的成長和發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指出教師是教育的基礎和靈感的源泉。強調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需要一大批德高望重、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使教師成為社會最受尊敬的職業。號召廣大教師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愛心的好教師,做到學生脾氣暴躁、有學習知識、有創新思維、獻身祖國的向導,堅持教書育人的統一,言行一致,高度集中地要求和注意社會、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的統一。
首先,要培養肩負民族振興重任的新人。在教育戰線上堅持和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是當務之急。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培養誰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提出培養紅色職業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改革開放后,提出培養“四有”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新時期需要什么樣的建設者的重要命題,即培養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新一代。今天,學生生活的黃金時代貫穿著“二百年”的斗爭時期。新一代不僅是對青少年的需求,也是對全體人民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需求。我們必須牢記自己的使命,堅持從根本上講,在有關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立場堅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思想陣地的主導地位,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僅要塑造青年一代的價值取向,而且要培養能夠引領時代風氣的先鋒,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意識、道德標準和文明素質。
其次,中國的主要社會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迫切需要教育來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改善生活的需要。我們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改善生活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和不足之間的矛盾。教育不僅是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從“學”到“學”的轉變需要高等教育。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重塑了教學環境和學習生態,抓住機遇,改革和創新了教育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個性化、縮小差距、共享發展,為億萬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好地回應了人們的"學習"渴望。
建設教育強國任重道遠。我們要緊緊圍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齊心協力,開拓創新,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奪取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