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婷
(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供電公司變壓器檢修工區,黑龍江 大慶 163000)
35 kV變壓器是電壓變換、電能控制的主要場所。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油田不斷建設該變電所。由于維修費用較高,深入了解油田變電所的基本特性,成為當前的重點任務。因此,需針對特性加強日常維護,深入研究其設計發展方向,以確保變電所正常運行。
通常情況下,各35 kV/10 kV變電所都會有2臺或2臺以上的高壓電動機,額定電壓常為6 kV。當電動機的啟動電流較大時,會導致主變壓器過流保護或發生負荷變化。因此,通常為了避免發生此現象,并使主變壓器在檢修過程中方便轉移負荷,會采取單母分段的主接線方式,即2臺雙繞組變壓器并列運行。隨著生產的需要,這種運行方式逐漸被取代,變電所不再帶動電動機,考慮只投運1臺主變壓器。電網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使得電壓諧波增加,損耗隨之增加。同時,諧波電流也會增加負載損耗,二者的最終結果是使變壓器溫度升高。因此,為了提升變壓器運行的可靠性,當前在設計繞組熱點溫度時,會留有較大的空間[1]。通常采用相互負載法進行試驗,確定變壓器在運行時的額定溫度值,也可以獲取各項相關發熱時間的值。當得到相關數據后,可通過檢測器件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干式變壓器的使用壽命與繞組的絕緣熱點溫度變化有很大關系,而熱點壽命便是變壓器的使用年限。因此,若想使變壓器的使用年限達到最大,應繼續深入研究熱點溫度,尋找有效的方法使得系統降溫。在繞組設計上,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實際需要,適當增加散熱面積,將不同直徑的氣道交錯放置,使得繞組有足夠的通風散熱空間,使得熱電溫度的升高值與平均溫度升高狀態相差無幾。
當輕發生瓦斯保護動作時,主控室的事故信號喇叭會響起,且輕瓦斯動作信號牌會發出亮光。其中,可能發生的原因有氣體繼電器內有氣體聚積、油位過低等。當發生此事故時,首先應檢查信號是否錯誤發出,以及變壓器內的負荷、溫度、油位以及油色是否發生異常狀況。若油位過低,則應適當填油;若發生漏油情況且較為嚴重,則應停止運行變為主變。若瓦斯繼電器內產生氣體,則應針對氣體收集樣本,確定其基本成分。若為無色無味氣體且不可燃燒,則為空氣,消除后便可以繼續運行;若氣體可燃,則需停運,繼續檢查。輕瓦斯若發生保護動作后,應加強警惕,勤加巡查變壓器是否發生狀況。
當重瓦斯發生保護動作時,會自動跳閘,且主控室的事故信號喇叭響起,同時掉閘未復歸的重瓦斯動作信號光字牌會亮起。重瓦斯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變壓器內部的故障,如相間短路、單相接地短路或單相匝間短路等。同時,外分接的開關接觸不穩定、變壓器附近發生了穿越性的短路等,也可能引起重瓦斯發生保護動作。因此,需徹底檢查,逐一排查。當重瓦斯發生保護動作后,基本處理流程與輕瓦斯類似,需對事故變壓器的周圍情況進行排查。但是,它也應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測試絕緣電阻、直流電阻等器件,并檢查二次回路,以免保護動作錯誤開啟。必要時,只能返廠維修。一旦發生重瓦斯動作,必須徹底排除故障,否則不可投入運行使用[2]。
差動保護動作主要是用來保護變壓器的相間短路、變壓器繞組內部包括其引出的各種相間短路、變壓器單相匝間短路等。同時,它能夠保護主變各側差動電流互感器之間的電氣部分。發生差動保護時,會發生跳閘現象,主控室事故的信號喇叭會響起,掉閘未復歸的牌會變亮,差動繼電器的記憶燈也會隨之亮起。事故發生后,主要檢查三方面。第一,檢查變壓器本體、壓力釋放器、差動保護區的內瓷瓶以及引線等相關設備是否發生異常,或是否存在明顯缺陷。第二,檢查直流回路的兩點是否與地面相接,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是否為正常狀態。當上述故障排除后,試探變壓器是否可以繼續運行。若仍舊存在故障,便檢查差動保護區內部設備是否發生故障。當繼電保護以及二次回路都未發生故障時,基本可以判定是主變壓器內部故障問題。此時,應停運等待檢修,直到完全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運行。差動保護以及重瓦斯保護動作同時發生時,會致使變壓器跳閘,必須檢查內部設備并試驗,否則不可投入運行,以免發生危險。
檢測方法如下。第一,測量鐵芯外接地線是否產生電流;第二,分析氣體色譜;第三,通過可燃氣體存在與否鑒定故障。對鐵芯地接的原因主要是在變壓器安裝過程中,強油管路中存在些許焊渣。當變電器投入運行后,焊渣會隨油流到變壓器內部,因此形成故障。此外,變壓器出廠時,會在鐵芯上部安裝固定釘,以免變壓器機身發生位移。但是,在其投入運行后,定位釘未能翻轉過來,便形成了鐵芯接地的故障。由發生原因可知,若發生故障,應首先考慮其中是否殘留焊渣,并檢查固定釘的位置是否正確。
變壓器外部的高壓線圈常采取兩層2 mm的紙板做成圍屏,在圍屏與線圈之間又常常留有約30 mm的油間隙。為了保證此段距離不發生改變,常在高壓線圈的適當位置放置長墊塊,以此支撐。但是,在中部的墊塊常常位于線圈引線處,也是高度集中電場的地方,因此常會發生放電現象。久而久之,放電范圍擴大,便出現了樹枝狀的放電現象,由此將造成線圈的閘間短路。因此,樹枝狀放電故障并不是瞬間造成的,而是由于時間的累積,逐漸形成了這種放電方式。針對故障原因,常采取油色譜進行分析與鑒別,進而排除故障。
隨著油田產能的飛速發展,我國35 kV變電站在油田中的修建越來越多。因此,需要考慮其設計發展方向。不僅要考慮電網本身的建設,也應考慮周邊的環境問題、協調等。
第一,節約用地。在滿足油田變電站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應使變電站所占面積最小,且與環境的適應能力最強。
第二,生態化。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應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必要性。由于電力設施的特殊性,它的外觀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第三,高科技。如今,雙變單變壓器運行技術尚未成熟,因此應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財力,幫助油田變電站研究單臺變壓器運行技術。同時,應充分使用自動化工藝幫助單臺變壓器運行更加穩定,減少故障發生的可能。
第四,標準化。當前,國家電網對變電站設計推行了相關標準,不僅有效提升了設計質量,也縮短了設計周期。因此,油田35 kV變電所應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嚴格設計。通過變電站典型的設計方式,不但可以統一設備類型,也能夠規范管理,降低故障的發生幾率,提高設備運行性能,為油田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即便發生故障,也能夠根據已有經驗縮短維修時間,幫助檢修人員及時排除故障。
綜上所述,油田35 kV變電所單臺變壓器的研究應更加深入,才能針對各種故障問題進行記錄,當發生故障時也能夠根據相關經驗及時解決。同時,設計時應遵循國家相關規定,合理設計35 kV變電所,使得故障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從而為國家創造更多的產能。
參考文獻:
[1] 尚胤彤.大慶油田35kV變電站一次設備狀態檢修分析[J].電世界,2017,58(5):3-4.
[2] 樊志敏.油田35kV變電站設計的發展趨勢[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4,33(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