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潔瑩 伍曉丹 潘明新
平時沒有感覺到腹部疼痛,也沒有什么其他癥狀,怎么體檢查出患上膽囊結石了呢?沒癥狀的膽結石該怎么處理?能不管嗎?
膽結石即膽石癥,包括膽囊結石、膽管結石以及膽囊、膽管混合型結石,其中以膽囊結石最為多見。膽結石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肋緣下,可向右側肩和背部放射,有時伴有惡心、嘔吐。膽結石合并炎癥還會出現低熱、寒戰、大汗淋漓,甚至休克等癥狀。
但并不是膽結石患者都有癥狀。膽結石是否產生癥狀,主要取決于結石是否阻塞膽囊管,是否合并感染,還有結石本身對黏膜是否產生機械刺激作用。通常,無癥狀的膽結石為某些結石數目較少、體積較大、表面光滑的膽固醇結石,它在膽囊內漂浮不定,不會突然堵住膽囊管,也難以通過膽囊管落入膽總管。因此,很少引發急性癥狀,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終身不發病。
一般情況下,長期無癥狀的膽結石對人體危害不大。但是,一旦發生嵌頓或者合并感染等,會引發嚴重的后果,比如細菌感染;膽結石的機械刺激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引起膽管炎,這種炎癥常反復發作并遷延不愈;其次是并發癥,如引發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肝膿腫、膽管出血、肝功能衰竭和肝腎綜合征等。另外,直徑小于0.3厘米的膽囊結石可以自行排入十二指腸而不引起任何癥狀,但結石落入膽總管后很容易損傷膽總管末端膽胰壺腹部,反復刺激則會造成膽總管末端狹窄,繼發膽總管結石及膽源性胰腺炎。一些小的結石落入膽總管,排入十二指腸,還可造成腸道梗阻。一些大的結石嵌頓、壓迫膽管及其鄰近器官,會形成內瘺等。膽結石還可導致膽囊壞疽或穿孔,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
膽結石還是膽囊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據統計,有80%的膽囊癌與膽結石存在相關性。膽結石病期越長,膽囊癌的發生率越高。
沒有癥狀的膽結石究竟需不需要手術治療,醫學界目前有爭議,但大多數醫者認為,對有癥狀或有并發癥的膽囊結石患者,建議手術治療,而無癥狀的膽囊結石的治療視情況而定。當前治療膽囊結石,國內外推薦并廣泛開展的仍然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主。尤其是近幾年,單孔腹腔鏡手術由于有瘢痕小、無痛的優點,得到廣泛開展。通常認為有以下情況的患者可行手術治療:
1.結石直徑大于3厘米,或多發結石;結石直徑小于0.5厘米。
2.恰好需要做其他開腹手術的患者。
3.伴有膽囊息肉大于1厘米(需要排除進展為膽囊癌的可能)。
4.膽囊壁出現增厚(需要排除進展為膽囊癌的可能)。
5.膽囊壁鈣化或瓷性膽囊(膽囊已經沒有存儲和釋放膽汁的功能)。
6.患者為兒童。
7.合并糖尿病(一旦出現并發癥處理起來比較棘手)。
8.有心肺功能障礙(一旦出現并發癥處理起來比較棘手,建議病情穩定時處理)。
9.發現膽囊結石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