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卿峰
醫學研究表明,不少冠心病引發的不適和突發性猝死,具有4個特定的時間段。在這4個時間段里,人的生命力特別脆弱,最易被病魔所擊倒。由此,被專家稱為“魔鬼時間”。
清晨起床,便進入了一天中的第一個“魔鬼時間”(早上6:00~9: 00)。此時為冠心病發作的高峰期。心律失常的發生以早上6:00~9:00最為頻繁,心肌缺血的發作高峰為早上7:00~8:00,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00左右發生。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上午9:00發作的非致命性的心臟病要比晚上11:00發作的心臟病多3倍左右。
一天之中的另一個“魔鬼時間”是在傍晚以后,此時冠心病發作幾率再度升高。
在一周中,周一也是冠心病的“魔鬼時間”,發病率及死亡危險比其他幾天高出40%,被稱為“黑色的星期一”。
一周中的第一天常會給人造成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壓力過大的感覺,抵抗力、新陳代謝會隨之下降,一些慢性病常常會加重或病情變化大。
對冠心病人而言,星期一較易發生胸悶、心慌、氣短、脈搏不齊等不良癥狀。
一個月里最有威脅的“魔鬼時間”是農歷月中,這與天文氣象有關。眾所周知,月亮具有吸引力,它能像引起海水潮汐一樣,作用于人體的體液。每當月中明月高掛之時,人體內血液壓力可變低,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壓強差加大,這時容易誘發心血管病意外。
一年中的“魔鬼時間”即最熱與最冷的幾個月,一般說來,當夏日氣溫升至35攝氏度以上,即對人體構成威脅。秋冬季節的寒潮是繼酷暑之后的又一“殺手”。
每一次寒潮降臨,醫院門診及住院人數都會驟增。另據調查顯示,一年中最危險的月份要數12月。該月份死亡人數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總數的10.4%。據專家分析,這與氣候寒冷、環境蕭瑟、歲末年關有直接的關系。
對于以上所述的4個“魔鬼時間”,專家特別提醒冠心病、血管病患者,一定要預防在先,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