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方
西班牙政府每月為退休人員補貼700~1000歐元,對于沒有房租壓力的老人來說,這個數字足夠過活;如果需要支付房租,這些錢就顯得杯水車薪。因為在西班牙,一套公寓房租金就高達700歐元,更別說其他生活開支了。
為緩解日漸嚴峻的養老形勢,一名叫何塞·路易斯的西班牙人首創了一種“消費換養老”模式,該品牌已經在西班牙和歐洲注冊。具體做法是:消費者只要在手機上下載“消費換養老”軟件,此后每消費一次,將消費小票掃描入檔,就有1%的消費金額進入自己的養老保險賬戶。這筆錢的來源可以是商家返利,也可以是政府機構對參與節能、環保、社會創新、安全保衛及各種文化活動的貨幣獎勵。何塞·路易斯表示,“消費換養老”項目對很多大型連鎖企業來說有吸引力,可以吸引潛在的消費者,讓其成為自己的忠實客戶。同時,進入這個項目平臺就等于給自己的企業做了一個長期廣告。該平臺有成千上萬種產品。對消費者來說,一生都可以享有商家提供的優惠,同時也能積累養老金。
還有十年就面臨退休的馬努艾爾已加入“消費養老”行列,每次消費后都有一小部分資金進入自己的養老小金庫,希望“消費養老”這個計劃不只停留在APP軟件層面,應有立法予以保護和保障。有法律認可,相信加入者會源源不斷,消費養老資金由政府保管也更放心。馬努艾爾還說,他身邊很多朋友都是“消費養老”成員,大家唯一擔心的就是養老金能否落實到每個消費者手中。因為這不是一次性交易,很多人退休后或許還能活30年甚至更長,立法保障更重要。
西班牙除了逐步推廣“消費養老”模式,還推薦一種名叫“時間銀行”的養老模式。投資人年輕時可利用課余、工余時間去敬老院或老人家中為老人服務,相關機構會為服務人員在“時間銀行”里準確記賬,等到服務人員年紀大了,他們可以免費享受同等時間的“被服務”。許多年輕人非常熱衷這個模式,稱它是“溫馨的良性循環”。西班牙人沒有“養兒防老”概念,只有靠自己在“時間銀行”里攢時間得到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