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健
記得以前在藥房窗口發藥時,經常有患者咨詢:早上吃的降壓藥,晚上大便時完完整整地排出來了,這是怎么回事?我一看藥品清單,原來是硝苯地平控釋片,于是和患者解釋:這是正常現象,因為這個藥比較特殊,和其他藥物不同,它有個“骨架”,以保證藥物在體內能恒速釋放,這樣原本一天要吃3次的藥現在一天只需要吃1次,但這個“骨架”不能被消化,會排出體外。
硝苯地平是經典的降血壓藥物,它降壓快、降壓效果好。臨床常用的“地平”類藥物還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莫地平等,它們藥理作用類似,只是作用時間各異。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是短效的,氨氯地平是長效的,非洛地平是中效的。硝苯地平的藥物半衰期只有2~3個小時,對于普通片來說,一般需要每天服用2~3次才能維持其降壓效果,存在藥物濃度容易波動、服藥次數多的缺點,因此藥學研發人員開發了硝苯地平緩釋片和控釋片。
硝苯地平緩釋片和控釋片每天服用1次即可,大大提高了用藥的依從性,因此現在大多數使用硝苯地平的高血壓患者都是選擇緩釋片或控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是在體內緩慢釋放,開始時因為藥物量較大,所以溶出速度較快,血藥濃度較高,降壓作用較強;隨著時間的推移,藥物的量變小以后,釋放速度逐漸減慢,降壓效果也逐漸減弱。而硝苯地平控釋片是藥物在體內勻速定量釋放,能克服緩釋片的這些缺點,更平穩地控制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從而保證降壓效果的穩定,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因此控釋片可以說是硝苯地平目前最理想的劑型。
實際上,硝苯地平控釋片是通過微孔型滲透泵的技術使硝苯地平恒速釋放。這個“原樣”排出體外的,是指藥物的“骨架”,可以簡單理解為空殼。硝苯地平控釋片是雙室滲透泵控釋片,一室裝著藥物,另一室裝著動力材料。簡單來說,是將普通的硝苯地平做成藥芯,然后在外面包上一層半透膜,再采用激光技術在上面打孔。藥片進入人體后,推動層吸水膨脹,推動藥物從小孔中慢慢釋放出來。滲透壓推動這層膜定時定量勻速釋放,從而達到使血藥濃度平穩、維持時間長的效果。如果這個“骨架”的材料是不溶性的(骨架結構材料也有很多種),那么完成藥物釋放的任務后,“骨架”就會原樣排出體外。盡管排出的藥片看起來可能還是“原樣”,但實際上里面的活性藥物已經釋放了,排出的只是用來控釋藥物的“骨架”。
正是由于控釋片具有“骨架”結構,才能達到以理想速度釋放藥物的效果。硝苯地平控釋片是不能夠掰開或者嚼碎服用的,因為這樣會破壞藥物的“骨架”結構,從而影響藥物在體內的釋放。如果掰開或嚼碎服用,藥物的釋放速度就會發生變化,甚至可能出現降壓過度的情況。類似的控釋制劑藥物還有格列吡嗪控釋片、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