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航 宮祥龍
(哈爾濱金融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大學生所處的時期是形成三觀的重要時期,也是健全人格、發展人格的重要時期。大學在大多數人看來已經是一個小的社會圈,也是家庭與社會的過渡階段。大學期間也是我們從青年到成年的重要階段。社會主義制度的初級建立和國內外文化的交流沖擊,對當代大學生的各方面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我們這一代大學生,擁有著豐富的學習資源,是一個國家更加進步的希望。高爾基曾說過:理智要比心靈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如何正確的建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對當代大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話題。
首先,作為當代大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首先應該思考如何建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斷地反省自己,與人相處時,面對任何事,要做到嚴于律己。正人先正己,正己方能律人。建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也要去接受理解別人與自己的不同。處于大學期間最美好年齡的我們,要把握住大學生活、提高我們眼界、豐富我們思想的機會,并從中吸取我們所欠缺的部分。而這個過程必定坎坷,所以認真積極樂觀的態度也尤為重要。這讓我們在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不氣餒,整理好心情,繼續前行。要以認真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人生,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大學時光不可重來,所以每一年、每一學期都要規劃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確認每一階段的重點。這樣,生活即便很忙而我們卻是清醒理智的面對生活,這樣也會保持住積極認真的態度。務實也很重要,“言之非難,行之為難。做任何事都要求真務實,如果一切的想法不付之于行動的話那么也都是空想。如果總是空想,不親自行動,那么也許之前的規劃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其次,讀書也是大學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讀書,要讀好書,不能讀死書、死讀書。好書自然就指能使自身思想向上、道德水平提高的書。對于大學生來說,書適合自己比這本書是否是名著更為重要。習近平曾說過:讀書可以開啟智慧,滋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自然體現于舉手投足間;知、情、意、行,道德行為是道德認知的最終體現,故而道德認知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書籍使思想道德認知達到一定的深度與廣度,拓寬視野、放大格局。尋找適合自己的書籍是一條漫長的路,而在這條路上我們要學會欣賞路上的風景。要讓每一本書都不是白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推陳出新。朱子讀書六法中曾提到,讀書要虛心涵泳、熟讀精思,這樣才可以達到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
第三,大學是一個需要自律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更需要養成優良的行為和習慣,這樣也有益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而優良的行為習慣不可能在短時間養成,這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不斷的去實踐,不斷的把優良的習慣落實到行動上,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斯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由此可見優良的行為和習慣對我們道德修養乃至人生都很重要。而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我們一定會面臨的問題,積極的人際交往和妥善的處理人際關系可以讓我們迅速的適應大學生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身上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優點,也有我們身上同樣存在的缺點,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學到他人身上的優點,從而提高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也要觀察對方身上的缺點,自己也要注意如果有也要改正。
最后,人們常說我們90后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個性比較強,不服管束,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可能有很大的創新但是也很容易誤入歧途。成才的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梁,所以,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多多對自己進行思想方面的知識儲備,提升道德文化,提高自己的學業水平。在大學這段時間認清自己,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古人云“有才無德,其行不遠”,所以我們以后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有著怎樣的工作、怎樣的身份,都要注重自己道德方面的提升。一個人是否成才與社會的需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脫離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人的才能就會受到抑制。所以,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時刻懷揣著報效祖國的心,不為名利只為國家做貢獻才會穩固我們的心智。
陶淵明說過:“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現在我剛剛大一,是我美好而短暫的大學生活的開始。我希望自己在大學這四年里多多積累知識和經驗,為以后的路打好基礎。在以后,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努力做好該做的事情,讓自己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牢記十九大期間習總書記告誡我們的話,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前行。大學畢業以后,也早跟隨時代的步伐,做一切對國家有貢獻的事情,不讓以后的自己回想現在的時候后悔。
參考文獻:
[1]馬蓉仙.淺談大學生人際信任現狀與改善對策.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黃蓉.大學生自我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