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德 新疆奇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且有條件學習和使用鋼琴,并且在我國的音樂界中,更是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現代鋼琴不可動搖的地位來自它的用途的普遍性,能使普通的家庭也能夠彈奏音樂作品,不再是貴族之間的享受。并且現代鋼琴適用于普通伴奏和教學,因此,我國的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已經融入了鋼琴教學課程。教師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鋼琴的彈奏水平,就需要學生通過視唱練耳的學習,不斷增加彈奏鋼琴的基礎能力和樂感,促使學生能夠全方面提升鋼琴演奏素養。
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主要訓練的是基本音準、節奏感、視譜能力等,唱和聽覺相結合的訓練,能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且積極地將聽覺運用到演奏實踐當中去。視唱則需要學生學習,通過樂譜當中的節奏、音符等進行彈奏或者哼唱出其中的曲調、音樂作品的主題等,也需要學生運用學到的視唱能力順利把音樂作品表演下去;聽則需要學生能夠針對節奏進行分辨以及對音樂的感悟能力等,進而加大學生對音樂的了解,所以在鋼琴學習中,我們也可以把視唱練耳當作是“唱”和“聽”[1]。
從基礎的含義上來講,視唱練耳主要包含“視”“唱”“聽”“記”這四個方面,其中的“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識譜”能力,需要學生能夠針對閱讀樂譜中的樂句、音符、節奏以及表情記號等了解和記載音樂作品的符號,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指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其樂譜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完美地展現出音樂作品的藝術特征;“唱”是指“演奏”和“歌唱”的能力,就是在“視”的基礎上表現演奏技巧和歌唱技巧,能夠依照曲譜當中的調性和節奏進行表演,并且在表演過程中高度重視音準和節奏準的表現;“聽”則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聽覺辨別鋼琴演奏當中的和弦、節奏等;“記”則是學生能據自己聽到的樂曲內容進行筆記,還要學生反復進行訓練,以此來加深自己對樂曲內容的記憶能力,從而在日后的鋼琴演奏中進行脫譜演奏。
在視唱練耳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讀”和“奏”,即能有順序地閱讀樂譜當中的樂句、音符及速度變化符號,甚至是每一個音樂作品所潛在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等,進而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促使學生通過譜中的符號內容完成自己的作品表演,并且在表演中音準和節奏都得到充分的展現[2]。
鋼琴學習中的視唱練耳訓練,不管是“奏”還是“聽”,都是訓練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加強學生對節奏的學習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節奏感與視譜能力,在拿到新樂譜的時候能夠快速地拼讀樂譜,更能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鋼琴作品中的主要結構和音樂符號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進而了解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從鋼琴作品中通過聽覺感受音樂作品的情感是怎樣的,逐漸深入自己對鋼琴作品的理解和認識,最后將自己對鋼琴作品的理解通過自身的演奏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感,不斷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和水平。
在鋼琴學習中對學生進行視唱練耳訓練,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針對識譜、演奏以及記憶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不斷加大學生在鋼琴演奏時的綜合素養,為日后學生演奏鋼琴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提升學生在鋼琴演奏方面的水平。例如,當學生在聽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這一首鋼琴演奏的時候,學生就能從中聽到不僅有木管樂器、弦樂器,甚至還有小提琴等,這些都屬于不同樂器之間的融合表演,整個樂曲都展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彰顯著宏偉高雅。常讓學生聽這些樂曲,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演奏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對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十分重要。尤其在學習鋼琴時需加大對學生的視唱練耳訓練,來提升學生彈奏中節奏與視譜等的綜合水平。視唱練耳與音樂作品的實踐性結合能夠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作品情感表達、文化背景和其中的內涵,進而能夠夯實學生的基本功,不斷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使視唱練耳的訓練模式能夠在鋼琴學習中得到更好地運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