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晶晶 ●馮國川
美國《華爾街日報》25日稱,中國華銳風電科技集團在美國被判盜竊商業機密的罪名成立,或面臨數億美元罰款。報道稱,這起案件或為風雨欲來的美中知識產權爭端提供一個判例。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威斯康星州陪審團24日判定,華銳風電犯有陰謀罪、盜竊商業機密罪以及電信欺詐罪,案件將于今年6月4日宣判。美國司法部表示,華銳風電最高可面臨數億美元罰款。
據悉,華銳風電曾是美國超導公司第一大客戶。美國檢方指控稱,2011年,華銳風電收買了一名超導美國雇員,并合謀竊取了風力渦輪機控制軟件的專利源代碼,因此中止了價值7億美元的合同,直接導致超導公司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且被迫裁員700人。檢方稱,超導在供貨遭拒幾個月后開始懷疑華銳風電有竊密行為,并于2013年提起訴訟。“華銳風電偷盜知識產權的行為幾乎毀滅了這家美國企業。”
華銳風電25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準備好積極采取措施保護好我們的利益,用法律手段嚴格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并承諾“保護公司中小股東的權益”,以及“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發布本案進展信息”。
《華爾街日報》稱,本案正值美中貿易關系日趨緊張之際。幾個月前,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竊取知識產權采取了更強硬的姿態。美國超導首席執行官接受采訪時說,本案是本屆美國政府追究中國責任的一針催化劑。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董毅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美之間關于知識產權問題的摩擦一直存在。“在美國,知識產權訴訟是企業經營中都會遇到的現象。知識產權訴訟是行業領先者采取的保護性政策,是一種打擊競爭對手的商業策略。”董毅智認為,華銳風電是否存在侵權行為是司法應該解決的問題,未來中美之間會發生更多此類沖突,只要在國際規則范圍內解決,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環球時報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