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欣
摘 要:近些年來,由于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們的思想方式也得到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不少高校只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導致越來越多學生出現問題,甚至造成事故。思政老師也應該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教育。文章對當今思政老師的心理教育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找出了方案。
關鍵詞:高校 思政輔導員 心理健康 探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c)-0237-02
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早就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死板教育方法,更加關注學生的內心,特別是學生處于青春期時會存在許多煩惱,這就更加需要思政老師對其進行疏導,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但是目前我國存在思政老師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問題,這是由當今的時代背景和教育現狀造成的,接下來,讓我們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建議。
1 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1 工作忙碌、壓力大
由于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因此高校領導人已經進行改革教育方式,在教學方案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師也增加了許多工作量。在教學過程中,思政老師承擔的責任和分量更重,教學任務也越來越繁多,為了給學生提供高效的課堂和教學質量,思政老師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不僅需要上網查詢大量的相關資料,還要構思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思政老師還擔任著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因為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比較叛逆,而且脾氣暴躁,不愿意和人溝通和交流,這就需要思政老師及時關注每一個學生并且為他們做心理輔導工作。而且學生的煩惱和問題多種多樣,涉及范圍非常廣泛,比如和家長關系不和,對未來產生迷惑和擔憂等,這就要求思政老師掌握不同問題的不同疏導方式,只有學習大量的知識而且具備相當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夠高效地為學生解決問題。種種原因導致思政老師的工作負擔大大加重,經常會出現一個老師負責好多學生的情況,這樣快速的工作方式和巨大的工作量會給老師沉重的心理壓力,長期下來思政老師也會出現心理問題。除此以外,思政老師本身還是一份職業,他們需要為了個人生計和利益著想,比如為了升職和進行科研教學等,這些活動也耗費老師大量的心力和時間。
1.2 學校地位不高,產生負面情緒
雖然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額心理健康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老師的工作負擔也越來越大,但是與之相反的是,思政老師改變了工作量但沒有獲得相應的地位。對于學生和家長而言,一提起老師,大家注重的還是語、數、英三門重點學科,對于思政老師的尊重和重視程度遠遠低于教授科學文化知識的老師,這還是由于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太根深蒂固,無法一下子轉變過來。對于學校待遇來說亦是如此,思政老師不僅承擔著學校賦予的各種任務,而且工資水平也不高,這嚴重降低了思政老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對工作產生厭倦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心理問題,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因為思政老師在學校的地位不高,因此學校也沒有預留出充足的教學經費給思想政治教育這項工作,這限制著老師在教育創新和科研活動上的開展,一些老師無法利用先進的資源和設備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也無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因此會在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辭職等情況的發生。
2 緩解思政老師心理問題的措施
2.1 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制定出真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首先應該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從源頭進行解決才能夠避免問題的發生。上面曾經說到,目前我國思政老師的工作壓力大,生活非常繁忙,在準備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負擔許多同學的心理問題疏導,這樣會占用老師非常多的時間,導致教學質量下降。針對這個問題,思政老師應該注重完善自己,針對實際情況找出一個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比如,為了節約時間,老師可以提前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然后將其分類,對于問題差不多的同學進行統一疏導,這樣可以在同一時間內為多個學生提供幫助,大大減少了工作負擔。其次,思政老師應該積極和學校領導進行溝通和協商,對于超出的工作量進行拒絕,這樣可以督促學校雇傭更多的思政老師分擔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當今思政老師的教學壓力,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周到、更加細心的心理疏導,這樣的方式對于當今學生是更加有利的,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一個學生的不利影響非常大,學生心理人格不健全,可能會想不開,如果思政老師因為工作量過大而不能全程跟蹤和關注學生的恢復情況,那么可能會造成事故的發生。
2.2 和家長及時溝通交流
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和自身的家庭環境有關,因此,思政老師如果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來了解學生的情況會非常有利于心理疏導工作的開展,找準學生的癥結所在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其次,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不僅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而且能夠引起家長對孩子的重視,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愛好太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存在心理問題。當思政老師和家長站在統一戰線時,孩子的問題能夠更快地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浪費老師的時間,降低心理壓力。
2.3 學校建立獎勵機制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對思政老師不夠重視,在薪資方面給的較少,這就更加加重了思政老師的心理不平衡感,導致心理問題的發生。因此,如果給予老師更多物質方面的獎勵,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積極性,而且能夠讓老師心情舒暢,工作也更加有動力,慢慢減輕心理負擔和壓力。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個公平合理的獎勵制度,對于有些工作認真勤奮努力的老師應該給予獎勵和一定的補償。除此之外,思政老師為了給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而超出的工作量以及時間應該有所獎勵,學校理應為老師提供加班費。只有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種公平公正的氛圍,老師們才會更加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專業能力,而且這種根據業績和工作情況發工資的方案是非常個性化的,不僅有利于學校制度的創新和規范化發展,而且能夠促進老師們進行良性競爭,共同努力,取長補短。
2.4 學校進行統一培訓
學生出現心理問題需要老師進行指導,那么對于老師而言,也同樣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心理疏導。作為老師的工作單位,學校應該為老師提供一個專業的機構進行培訓,這不僅可以鍛煉老師的心理素質,而且能夠對壓力大,對工作厭倦的老師進行指點,使其盡快走出迷茫。
3 結語
現在的社會和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由于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人們變得越來越功利和物質化,因此學生的心理也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思政老師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工作負擔。我們不僅要注重解決學生的問題,而且也要更加關愛老師。只有具有積極價值觀和情緒的思政老師才能傳達給學生正能量和積極的情緒,這也是目前我國高校應該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廖芳.高校思政輔導員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商,2012(18):155.
[2] 吳清金,謝繼存.淺析高校學生政治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問題[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4):114-115.
[3] 郝巖松.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問題及心理素質優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2(38):158-159.
[4] 何晶梁.淺析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3):173-174.
[5] 林偉毅.高校輔導員心理狀況調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
[6] 李建紅.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培養、職業化建設研究[D].南昌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