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 要: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首先分析了漢語言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然后探討了大學漢語言文學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漢語言文學;人文素質教育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中的一門重要專業,學生通過學習這一專業的知識,不僅可以了解漢語言文學相關內容,還能夠提高語言文學素養,為漢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拓展視野,提高思想覺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漢語言文學還能夠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1 漢語言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
1.1 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漢語言文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幫助其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因此而得到有效提升。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企業非常重視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包含的內容有很多,除了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扎實之外,還要有優秀的實踐能力與良好的職業道德。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學習和掌握知識,還要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工作認真負責,這樣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大學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收獲得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強大的人文素養。學生會在學習中不斷發表文章,提高語言技能和文字功底,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通過參加與漢語言文學有關的活動,如辯論比賽,閱讀比賽,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就會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展視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1.2 培養良好的人文情懷
人文情懷是一種極高的境界,同時也是人們修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人們需要有良好的人文情懷,而這與教育和不斷的學習有密切關系。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學生可以了解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不斷陶冶情操,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與作品歷史背景,深刻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底蘊,在不知不覺間提高個人人文情懷。
具備良好人文情懷的大學生往往會有積極向上的心態,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用于接受各種挑戰。同時,大學生的內心會充滿愛,對生活具備良好的情感體驗。因此,要加強漢語言文學教育,使學生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情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締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2 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規劃,對待未來比較迷茫
大學生進入到大學之后,本應好好學習,認真規劃人生,但一部分大學生由于環境發生變化,就開始放松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對未來缺乏規劃,放任自流。還有一些學生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一味沉迷在網絡世界中無法自拔,久而久之,就會對未來越來越迷茫,受到網絡的誘惑,影響其身心健康,甚至誤入歧途。這些大學生普遍對未來缺乏規劃,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這樣就很難開展人文素質教育。
2.2 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
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師十分重視對漢語言文學理論知識的講述,卻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漢語言文學教育應逐步與人文素質相融合,這樣才能促進教育與新課改的要求吻合。不過,在實際教學之中,理論知識依然是主要的教育內容,實踐能力卻被忽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很少,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自然無法提升人文素質。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思考方式都會有一定的轉變。對于漢語言文學教育而言,若要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就需要順應大學生的改變,使教育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學中可以融入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探索知識的欲望。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可以在溝通和交流中掌握知識,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逐步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
2.3 知識結構更新較慢
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知識結構雖然面臨更新,但其更新速度卻不能做到與時俱進。許多高校在設置漢語言文學課程時,沒有將知識進行有效融合,致使這門課程的知識十分單一,而且大多側重理論知識,缺乏實踐環節,這樣就無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在人文素質培養過程中,不能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需要有很強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擅長溝通,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思考問題的角度獨特,全面,從而展現出學生良好的人文素質。因此,在現有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結構更新中,不能忽視對實踐知識的擴充,不斷優化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 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途徑
3.1 有效篩選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人文素質的培養,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要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篩選教學內容。要確定教學內容可以啟發學生,培養其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教學內容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為學生締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需求,使其能夠熱愛漢語言文學,積極探索知識,提高自身人文素質。
3.2 培養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
當代大學生的人格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而這是培養其具備人文素質的關鍵。大學生的人格若是無法完善,就會影響其未來的就業。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漢語言文學的知識與學生的興趣,設計趣味十足的教學活動,不斷完善大學生的人格。要增強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在不斷教育中,學生的人格就會更加健全。
3.3 締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為了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就需要為其締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使漢語言文學課程有恰當的教學氛圍。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之中,需要重視環境的塑造,從課堂到課外,均要設置合適的教育環境,使學生能夠得到鍛煉。可組織學生創辦社團等活動,使學生能夠進一步參與其中,而這就是展開人文素質教育的好機會。同時,漢語言文學教育從課堂延伸至課下,無處不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助這一課程對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很關鍵,學生的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各大高校要重視漢語言文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優化教學內容,實現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國宋.淺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2):69-71.
[2]何春梅.我國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58.
[3]高芃.漢語言文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新西部(理論版),2016(06):149+152.
[4]李莉.談我國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語文建設,2014(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