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昊天 (昆明理工大學 650504)
城市與生態環境存在直接聯系,城市建設效果直接影響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針對森林城市景觀格局合理規劃,有計劃建設森林城市,在此期間,借助3S技術軟件的支持,以此實現森林城市景觀結構均衡分布這一建設目標。由此可見,本文這一論題具有分析必要性,論題分析的現實意義較明顯。
所謂森林城市,它屬于生態城市的一部分,森林城市與生態城市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要想打造科學化、合理化、可持續化生態城市,務必做好森林城市景觀布局工作,優化森林城市景觀結構,與此同時,有機統一于人文景觀,盡最大可能發揮森林城市的功能,將棘手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高效處理,這對社會持續發展、社會經濟效益增加有重要作用。
國內外多數學者研究森林城市結構、城市森林功能系統等相關論題,分析特定區域生態效益,通過區域景觀自由組合、結構調整的方式觀察經濟效益最大化,據此規劃該區域景觀結構,在遵循自然規律、生態環境保護原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發展區域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研究學者具體探究時,借助先進科學技術以及信息設備,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動態掌握森林城市景觀布局變化情況,提出合理的規劃方案,將區域環境問題及時解決。從中能夠看出,研究學者為森林城市景觀結構規劃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理論內容。
3S技術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它主要由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組成,3S技術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一種,在空間信息獲取、空間信息處理及分析、空間信息應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再加上,技術組成的各部分充分發揮系統功能,各組成部分有機統一能為3S技術應用優勢彰顯提供可靠支持,這也是空間信息快速獲取、準確分析、高效應用的主要原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3S技術逐漸升級,這一技術在森林城市景觀布局、景觀結構優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以及必不可少的操作平臺。3S技術動態顯示森林城市景觀建設情況,并直觀顯示景觀格局規劃效果,同時,還能對比以往、預測未來景觀結構,綜合分析、客觀評價森林城市景觀結構,這一過程即森林城市經濟效益判斷、生態效益衡量的過程,并且還能為今后森林城市景觀結構規劃提供依據。現如今,空間信息數據越來越多,信息數據分析十分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為3S技術應用提供了挑戰,換言之,3S技術應抓住發展機遇,借此機會提高技術水平,擴大3S技術應用范圍。這對森林城市良好建設、景觀結構合理規劃有重要意義。
永安市臨近大田縣、明溪縣、連城縣,地勢走勢呈周圍高、中心低這一特點,永安市內水資源相對豐富,區域面積接近3000km2,人口總量超過32萬。永安市森林面積廣闊(2550km2),森林覆蓋率(83.4%)較高,它作為我國森林城市組成之一,合理規劃景觀結構,提高景觀布局合理性現已成為當地政府、人們關注的重點。下文具體分析3S技術為基礎的森林城市景觀結構規劃,希望能為同行提供參考。
數據獲取及處理:通過資料搜集、森林現狀考察、衛星遙感圖像獲取等多種方式來獲取2015年研究區域數據,針對所獲取的數據預處理,接下來獲取QuickBird影像。數據獲取、數據處理過程中應用的技術軟件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ArcGIS9.3,遙感影像處理軟件——ERDAS9.2,景觀指數計算軟件——Fragstats4.1。
景觀合理分類:綜合考慮國家土地類型,以及土地資源利用情況,同時,參考研究學者總結得出的研究結論,根據建筑物、裸地、綠地、道路、耕地、水體、城市森林等類別對永安市城市景觀進行類別劃分。接下來細分森林城市為生產型、公共型、道路型、防護型、附屬型、其他類型等。
數據信息記錄:數據信息搜集、記錄的過程中,傳統監督分類法受外界干擾較大,極易降低數據準確性,具體表現為數據誤計、數據遺漏、數據重復等現象,因此,傳統方法適用性較低。應用面向分類法完成區域對象特征的細分和具體記錄,例如,掌握對象紋理特征、形狀特征,之后經過數據計算獲知對象面積以及與相鄰對象間存在的聯系。最后借助 平臺、人工目視解譯法獲取永安市森林布局現狀。
明確景觀格局指數:針對景觀格局分析時,結合用安縣城市景觀、環境現狀細分景觀水平指數、斑塊水平指數、斑塊類型水平指數,同時,全面了解數據分析存在的不足,根據具體指數及指標有步驟進行討論和全面分析。
(1)基于城市景觀結構
類型水平:永安市建成區域面積為2517.044km2,建筑物、裸地、綠地、道路、耕地、水體、城市森林等面積分別為393.695km2、144.874km2、219.828km2、481.455km2、362.276km2、135.898km2、779.018km2,參照我國森林城市評價標準可知,永安市森林面積較小,與規定的標準值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應再次擴大森林面積。從斑塊數量角度來分析,一般綠色數量最多,水域數量最少,城市森林數量僅多于水域數量,從中能夠看出,永安市城市森林完整性、穩定性相對較高。永安市綠地面積較分散,說明永安市建筑物較密集,這也是影響森林城市建設標準降低的主要原因。
景觀水平:這一指數能夠間接反映景觀特征,該指數在空間布局、景觀整體結構分析方面提供了依據,永安市城市景觀形狀指數大約275.276,平均斑塊分維指數大約1.346,從中能夠看出,永安市森林城市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該區域景觀多樣性指數達到1.782,說明該區域景觀類型多樣,具有較高的景觀結構規劃價值;永安市森林景觀優勢度僅為0.275,意味著永安市城市森林無特色景觀,這也是制約永安市森林城市景觀規劃的主要原因,換言之,永安市城市森林景觀結構優化勢在必行。
(2)基于森林景觀結構
類型水平:永安市防護城市森林面積、道路城市森林面積分別為293.091km2、1.221km2,其他類型森林面積處于二者之間,并且建設優勢較顯著。其中,道路城市森林斑塊面積、數量較小,由此可見,該城市廊道綠化工作不到位,換言之,這項工作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永安市防護城市森林平均形狀指數最高,附屬城市森林平均形狀指數最低,前者具有邊界形狀多樣、差異較大這一特點,后者具有形狀簡單、差異較小等特點。
景觀水平:永安市城市森林景觀指數為113.445,斑塊分維數為1.342,意味著城市森林斑塊形狀十分多樣,這能為森林城市自然式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起到基礎鋪墊的作用。景觀蔓延度為60.394、景觀復雜度為3.645、多樣性指數為1.418,這能間接反映出永安市城市森林景觀較豐富,并且景觀相對集中,景觀具有多樣性特點。要想促進永安市森林城市景觀平衡規劃,應合理設計規劃方案,并減少人類不良行為干擾,爭取高效建設生態功能豐富、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森林結構。
綜上所述,應用3S技術分析森林城市景觀結構,直觀、全面掌握研究區域景觀現狀,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森林景觀規劃的合理性,預測未來森林景觀布局效果。3S技術能為森林城市景觀結構設計者提供技術支持,在結合客觀環境的基礎上,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體落實,大大提高森林覆蓋率。城市森林結構規劃的合理性與否對生態環境發展有直接影響,通過發揮3S技術應用優勢來合理布局景觀,為城市發展提供正確指導,有利于縮短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