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君 趙 奕 (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68)
據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止至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其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總數占比提高到97.5%;使用電視上網的網民比例也提升至28.2%;而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現象,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
移動互聯網服務場景不斷豐富、移動終端規模加速提升、移動數據量持續擴大,為移動互聯網產業創造更多價值挖掘空間。
信息流廣告,也稱Feed廣告,即在用戶關注的社交用戶發布的消息動態中插入推廣信息,并依據用戶的不同偏好進行針對性推廣。通過海量的用戶數據和信息流生態體系,可準確捕捉用戶意圖,有效減少用戶干擾,向目標客戶展示相應的廣告,并且容易激發受眾主動接受、并分享推廣信息。信息流廣告以推薦引擎為核心,出現在用戶瀏覽的日常信息、社交動態或視頻流中,且會通過每次刷新不斷更新信息,用戶接受度更高。
微博信息流廣告是在微博用戶首頁的關注人動態中,主動穿插在用戶動態信息中出現的廣告,其依據社交群體屬性對用戶喜好及特點進行智能推廣。
微博信息流投放的廣告是以圖文或視頻的形式出現,點擊信息流廣告下方的鏈接即可查看詳細廣告信息,且左上角標注“廣告”兩個字,以便用戶區分是微博推送的廣告。用戶可選擇右上角“X”來選取“不感興趣或內容質量差,太多重復或相似內容”的選項來回饋給微博,以表示不再接收此條消息。
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廣告,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廣告推廣信息進行智能推薦,旨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讓用戶在查看朋友圈動態中達到觀看廣告信息的目的。在推廣信息右上角標明“廣告”字樣。點擊“廣告”會顯示“贊助商提供的廣告信息”,同時可點擊“我不感興趣”進行實時反饋。
1.精準定位。微博和微信的信息流廣告都依托強大的技術系統,根據用戶的關注、互動及興趣取向,進行大數據分析,對用戶進行精準定位,為企業提供更成熟的潛在用戶分析數據。
2.互動性強。微博用戶可以通過點贊、轉發、評論及關注等一系列行為,對當前的信息流廣告作出反應,而微信用戶也可以點贊,評論,關注并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讓好友可見。這樣廣告主也可以及時得到反饋。
1.客戶定位不同。微博對中小型廣告主更適用,微信廣告主多為大型品牌。微博面向不同廣告主的需求推出粉絲頭條、粉絲通、品牌速遞以及微博精選四種產品。而微信信息流廣告中,最初只接受國際大品牌廣告主,例如奔馳、歐萊雅等大型品牌廣告主,通過H5形式的廣告在用戶中搶奪視野。
2.推送頻次不同。微博端的信息流廣告,通過用戶每一次的刷新行為,實時更新,及時推送不同內容的廣告。而微信朋友圈用戶不可主動刷新,社交好友更新動態后,才會出現新的廣告內容,推送周期長,更新頻次短。
3.傳播深度不同。微信朋友圈較為封閉,傳播范圍僅限于朋友圈,難以產生廣泛的互動,僅僅只能通過好友可見在評論下進行交流,將其轉化為購買力還有一定難度。而微博平臺任何互動都是可見的,可以產生更多關注度、影響度,憑借其開放式平臺,營銷效果更為強大。
微信朋友圈較為私密,對廣告的容忍度較低,投放廣告的頻率很低。但信息流廣告的投放形式比微博平臺質量高,更加有趣,廣告內容互動性更高。然而微博平臺的pc端和移動端的資源整合,天生的跨屏整合,用戶粘度高,根據用戶的社交屬性提升目標受眾的互動性,增強品牌好感度,能有效提升消費者購買意愿。且微博的社交傳播性更高,自帶的轉發功能可以在信息流廣告口碑爆發時,得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盡管微博平臺用戶數基數大,但是微博移動端的信息流廣告的視覺效果卻是次于微信端的。微信平臺的信息流廣告以精湛的H5廣告,完成了一項項值得稱道的業界經典案例。而微博移動端的信息流廣告僅以圖文或視頻等多種形式取勝,而且由于針對的是中小廣告主,在廣告質量上可謂是慘不忍睹。
如今信息流廣告還存在許多問題,首先信息流廣告基于大數據的投放還不夠精準,其次是廣告主良莠不齊,社交軟件未曾進行很好的甄別就進行投放,使得用戶對其廣告信息的信任度降低,用戶體驗度不夠好,這對社交軟件本身也將造成不良的影響。
微博在2012年開通粉絲通服務,之后又開發了超級粉絲通服務,無一不證明了微博在信息流廣告的投入了極大的精力,以及對信息流廣告發展前景的看好。
而根據微博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微博月活用戶在3.76億,日活用戶達到1.65億,其中微博移動端占比93%。微博平臺擁有海量的日活用戶,是絕佳的信息流廣告平臺。微博2017年年度財報,整個微博平臺廣告收入達到66.8億元。而信息流廣告的收入占到了新浪微博整體廣告收入的50%。在其他廣告的比例在收縮的狀況下,收入也在持續增長。
優化信息流廣告實則是刻不容緩。在廣告行業日趨移動化和社交化的變革中,微博推出了超級粉絲通等服務,微博超級粉絲通實現了全屏無縫覆蓋展現。針對不同類型廣告主多樣化的營銷推廣訴求,打通微博主信息流、分組流、熱門流、搜索流等用戶行為路徑,搭配智能創意優選幫助廣告主將不同的創意內容匹配目標受眾,通過圖片、視頻、活動落地頁豐富的全屏廣告展現形式,搭建不同生活場景將廣告信息分發給需要的用戶。
但是信息流廣告的發展離不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僅僅通過圖片、視頻的廣告展現形式,很難滿足審美水平日漸增長的用戶。其中微博信息流廣告僅服務于中小型廣告主,如果想要針對大廣告主的訴求,那么微博移動端上那些良莠不齊的廣告,是很難達到水準的。微信微博端也要致力于去挖掘新的表現形式。例如像微信所采用的H5互動的廣告形式,增加了與用戶的互動性,如果借助平臺良好的互動功能,用戶及時轉發、點贊,將具有更強的傳播性和中毒性。所以考慮不同用戶的審美和對劣質廣告的容忍度,信息流廣告在表現形式上,需要大力拓展,不是僅僅局限于單一的圖文、視頻等形式。讓用戶主動分享,轉化給自己的社交平臺,進而幫助廣告主進行傳播,并即刻分享給有相同興趣和取向的用戶,不斷擴大和增加消費者用戶。
通過對信息流廣告的不斷升級及完善,增強互動性以及技術性,能夠進一步幫助廣告主在品牌建設、產品設計、市場推廣與銷售等各環節圍繞社會化媒體實現全面戰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