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琴 (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學院 273100)
安徽省阜南縣黃寨小學積極響應教育部門關于“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與藝術課程”的要求,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書法教育,對書法教育的發展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探索。我縣部分學校設立書法興趣小組,開設書法班,舉辦書法講座,書法教育已經成為校園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內容, 從2017年春季開始,三至六年級的孩子每周要上一個課時的書法課,一至二年級的則要學習硬筆。一二年級學《基本筆畫》,三四年級學《偏旁部首》,五六年級學《間架結構》等,書中還藏著書法歌謠、小知識、小故事、蔡襄書論、詩詞以及洛陽橋傳說等。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學習,學校將展示優秀學生的書法作品,讓學生互相學習, 交流學書心得,分享快樂。在苗集鎮中心學校,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一本“拾貝集”。這是該學校為學生精心準備的書法禮物,將學生從進校到畢業所寫的書法裝訂成冊,集中收藏。不管他們畢業多少年后,回到母校,"拾貝集"總能給他們帶來最初的回憶。
因為專職書法教師數量不足,學校專門挑選了有潛質的老師來培訓,每周分時段進行書法教學教研,并請來書法家坐鎮指導。有的老師還利用課余時間,自費報名其他書法培訓課程。
在書法領域,臨摹前人的優秀作品是獲得技巧的方法之一。臨帖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字的基本結構、筆順等。除了在平時教學中以"臨摹"為主,指導學生要學會對帖的“舉一反三”的能力;結合帖上字的用筆、結字的特點,形成一種記憶;并錄制學生正確的坐姿和執筆視頻放在書法專用郵箱,以供大家學習觀摩。
學校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書法課上圖文并茂的展示,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到書法藝術的魅力。
目前在不少中小學校園,書法走入課堂漸成風尚。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書法教育面臨的挑戰也依然緊迫。書法教育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理論體系薄弱、書法教材不健全等問題。
目前,阜南縣的中小學計劃開設書法教學的不在少數,但專業師資缺乏目前仍是制約中小學書法教育發展最突出的問題。一方面,高校培養的書法教師數量嚴重不足,難以滿足當前中小學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學校對書法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專業教師,不少學校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師代課。
書法教師培養體系和成長體系建設的科學規劃明顯不足,專門研究書法教育理論的教研員群體數量較少,分布不均勻,與其他學科師資建設相比存在明顯滯后性。書法教材不夠健全,學生普遍缺乏科學、規范的書法教材。
小學書法教育的主要問題在于教學方式成人化,很多老師以教成人的方式教孩子,課堂語言充斥著專業名詞,孩子們聽得似懂非懂,難以形成對書法藝術的確切理解。中小學生的書法課堂應該生動活潑,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對書法藝術產生興趣。此外,在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需要一個良性的互動平臺,讓學生們在樂趣中記憶書法知識,感受書法藝術,培養良好的審美能力。
由于受師資缺乏、教材不統一等限制,目前學校開展書法教學仍面臨諸多困境,從學校到教育主管部門正在積極尋找辦法推動書法進校園。
首先要加大書法教育師資的培養力度,安排書法教研員指導學校和教師開展書法教學工作,建設全面化、規模化、系統化的書法教師培訓體系;同時對在職教師進行書法知識的繼續教育,壯大書法教育師資隊伍;阜南縣教師進修學校每年應定期邀請書法造詣高的教師對阜南縣小學書法、美術教師進行培訓。其次,不僅要解決書法教師的數量問題,相關教育部門還要解決書法專業教師的職稱問題。目前中小學書法老師都是兼職,以后會慢慢變為專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讓書法老師在學科內得到認可。
編寫通用系列書法教材、出臺書法課程標準也至關重要。教育主管部門應組織我縣相關書法專家盡快制定出適合不同年級階段的書法教育大綱與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緊密貼合書法教育教學的實際,重視吸收優秀一線書法教師教育教學研究中的意見建議。同時,應開展中小學書法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形成符合書法基礎教育實際的規范化課堂要求。
互聯網時代,借助信息化手段解決書法課堂難題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方法。搭建深化書法教學師資培訓的網絡平臺,著力發展網絡技術和平臺優勢,推廣服務于教學實際的教培新模式。同時,大力推進書法教學信息化進程,積極探索書法教學信息化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挖掘課上課下互動互補的優質書法教學資源,研究數字化書法教學新模式。
本文通過對阜南縣黃寨小學在校園書法教育方面的探索進行梳理,旨在探討我縣小學書法教育的發展情況及應對措施,希望本文能在推動我縣小學書法教育有效開展進程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