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麗 (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 610000)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更新,特別是行業再次細化,市場更加細分,藝術設計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計劃須以兼顧行業技術和創新人才為目標,讓學生掌握設計的專業理論知識、方法與實踐技能,具備設計的整體意識和綜合素質,符合時代創新需求,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設計實踐能力,滿足現代市場經濟的客觀需求。目前,地方高等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要發展創新,在教學上應以適應地方市場經濟的發展,立足并融入地方產業,以實踐應用和專業前沿領域為導向,培養地方市場經濟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設計人才,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作為地方性高等院校,可依托地域特色和學科優勢,發揮高校的研究與創新能力,為地方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文化與技術的支撐,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模式,促進地區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在學科專業教學設置中以培養學生優良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為重點,還可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進行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實用的教學設置。如進行地域文化相關的課程教學,對地方特色的藝術、工藝、圖案和生產、生活方式進行學習和了解,從反映地域特色的點深入挖掘,將地域文化融入藝術設計教育與實踐探討之中,讓學生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地域化設計路徑,以適應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行業需求。助力于地方經濟和地區產業的升級發展。
高校教學的主體是學校和教師,而政府、企業與學生則即是主體也是客體,所有參與方都能推動教育教學的實施推進。因此,地方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應對地方院校和專業學科大力支持,盡可能推動和促使地方企業、傳播機構、市場部門和院校專業的合作,讓教師和學生及時獲得市場信息的反饋,了解地區發展動態和走向,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使專業教學和設計實踐與市場接軌,讓學生學以致用,學而有用。地方政府、企業、學校三方互動交流、緊密合作,形成良性循環,獲得雙贏,促進本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最終推動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今天的設計行業根據工作領域、性質、內容的不同,從業人員可從事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設計工藝、設計策劃、設計營銷等工作,行業細分反應了人才需求的標準更高,也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要求更多元化。因此,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發展應按照融入地方產業的思路,與支撐地方經濟的重點產業、特色產業進行深度合作,發揮設計專業的藝術創造力和設計表現力,聯合政府、機構、企業共同開展設計研發,提供設計創思路,提高產品開發的創新程度及市場競爭力,并促進設計成果落地轉化,推動地方產業的發展。
對地方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而言,人才培養還需遵循“走近企業、引入企業和流向企業”的三原則,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形式。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的教育理念,可以讓設計企業、設計公司成為我們教學的專業課堂,讓學生在具體項目的實操中去感知和觸碰設計,擴充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的設計視野,了解國內設計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因此,要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讓學生分批次進入設計企業和設計公司進行設計實踐,實際切入設計公司的具體項目。而學生通過社會實習實踐后再回到學校學習時,他們將會有的放矢地找到自己喜歡的細分崗位,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和儲備。也只有深入一線的走進企業,才能讓學生真正融入社會、市場,鍛煉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協作,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培養文化藝術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創意人才,老師還應該以實踐應用和專業前沿領域為導向,開發實用于每個班的特色課程。在教學中,對設計專業學科的教學內容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了解設計學科的最新前沿動態發展,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及教學質量,反思教學內容是否符合目前專業前沿領域。
在高年級的設計專業課堂中可結合教學任務,有計劃地組織并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設計競賽實踐活動。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競賽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在設計競賽的實際操作中鍛煉設計所需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更好地實現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培養適應地方市場環境的實用型人才的目標。鼓勵教師建立設計工作室,教師積極參與實際、具體的設計項目,在實踐中及時了解市場需求,把握設計風向,積累設計案例,及時反饋到教學;通過設計工作室,教師還可以把課堂實踐與設計項目相結合,老師設計業務引進來,學生在多元化的環境、靈活多變的模式下能更好地鍛煉設計實戰能力,將專業教學與設計實戰相結合,提高專業技能,培養藝術創造力和設計表現力,適應創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這些綜合的設計實踐也為學生在畢業后真正踏入社會、進入設計行業時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教學,對外需要地方政府的主導支持,企業的大力合作;于內需要通過自己的專業教學思考與實踐,融入地方產業,建立特色設計工作室,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發展,從一個設計專業學生真正轉變、成長為一名設計人,從而實現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教育體系,滿足地區經濟、產業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