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娜 河北天藝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建筑的結構設計首要遵循的原則就是抗震原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現(xiàn)代建筑中的高層結構設計抗震結構設計措施必不可少。
通過對以往建筑物結構抗震設計的特點進行了解與分析,可以從以往的抗震設計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出解決抗震能力的方法與措施。
(一)豎向不規(guī)則建筑結構在地震中破壞最嚴重。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經驗,不規(guī)則的房屋建筑結構是在地震中最容易遭到嚴重破壞,其中典型的結構類型分為:屋頂?shù)乃墙ㄖY構。由于豎向的建筑物的剛度和強度不足以抗拒地震的發(fā)生,這種高于屋面的塔樓建筑結構,在地震中破壞的程度相當嚴重;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底部的敞開性的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往往也是剛度與強度難以支撐房屋的重量,是建筑物的受力薄弱區(qū)域。地震發(fā)生是,損失會比較嚴重。
(二)結構設計中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不達標引起的抗震強度不夠。目前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通常采用了框架剪力墻結構,同樣當?shù)卣鸢l(fā)生時也會受到嚴重的破壞。其中結構性的問題往往出現(xiàn)在柱與梁之間的交界處,梁與柱之間的受力不均衡,是鋼筋混凝土強度不足引起的,所以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剪力墻結構以及梁與柱之間的交接處要設置高標準的鋼筋混凝土。增強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能夠有效的提高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抗震效果。
(三)裝配式樓蓋的抗震能力不足。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容易受到地震嚴重破壞的還有一種結構形式為:裝配式樓蓋 就是通常所說的預制空心樓板結構,預制空心樓板結構施工較為方便。但是,在地震發(fā)生時,地震力對墻體的破壞,造成樓板脫節(jié)坍塌,容易造成財產與生命安全的重大損失。
(四)樓梯間和填充墻在抗震結構中是地震危害重點區(qū)域。在以往的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本可以作為逃生渠道的樓梯損害程度較大,填充墻也容易遭受到結構性的破壞。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結構決定的,建筑設計人員在結構設計過程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從而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減少建筑不規(guī)則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不規(guī)則的結構設計,嚴重的影響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使建筑物受力不均勻,從而為安全留下隱患。建筑結構設計中,我們要盡可能減少結構不對稱,造型不規(guī)則等結構設計形式。從加強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出發(fā),以實用為主,減少追求造型奇特建筑結構設計模式。
(二)加強建筑結構的強度與高度的設計。隨著建筑物的發(fā)展,高層建筑成為建筑結構的主要形式。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要增強高層建筑的高度與強度結構設計,平衡各層之間的作用力,能有效地增強建筑結構是抗震能力。
(三)采用強柱弱梁的設計理念。根據(jù)以往的建筑結構抗震能力的具體表現(xiàn),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應采用強柱弱梁的結構設計理念,能夠在地震發(fā)生時,梁與柱之間的作用力損失最小。從而增強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減少財產與人身的傷害。
(四)多角度多方位的達到建筑結構抗震目的。為了使建筑結構抗震能力增強,要從建筑結構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加強建筑結構抗震措施的應用,從而降低地震發(fā)生時的建筑物的破壞程度。
(五)應用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在建筑結構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能達到建筑設計過程中的標準,首先,要應用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要達到設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選用合適的建筑材料,在建筑物遇到地震發(fā)生時,建筑材料越輕,地震力造成的破壞也就越小。所以在建筑材料采用中,也能達到降低建筑結構抗震目的。
(一)加強結構設計抗震措施應用。在當前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發(fā)展時期,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運用正確的抗震理論進行建筑物的結構可靠性安全性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地震發(fā)生時的結構位移與扭轉,結合當?shù)氐卣鸢l(fā)生時的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對建筑結構作出具體改進。對建筑結構的構件承載能力設計要適合建筑物本身的標準。同時要保證建筑物的耗能能力與延展性。
(二)采用科學的建筑結構形式。在科學技術以及建筑學科的高速發(fā)展時期,我們作為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有充分各把抗震理論與工程結構設計實際相結合,采用行業(yè)先進的建筑結構模式,對建筑物進行結構設計,達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標準。
就目前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以及高層建筑的負荷作用力給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帶來了嚴重的挑戰(zhàn)。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一采用規(guī)則的建筑結構,同時要采用高標準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構建建筑結構的受力,抵抗側移剛度,提高建筑物的強度為重要的抗震措施。同時要根據(jù)建筑物的實際使用情況,設置是合理的建筑物高度。
總而言之,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是一項非常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從整體來把握。從目前來看,抗震設計是評價一座建筑物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是檢驗建筑物質量是否達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因為如此,更加準確、合理地采用各種不同的抗震設計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很好地提升建筑物的質量。二對于不同的建筑物,不同的情況應區(qū)別對待,從而尋求最合理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