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磊 羅敏
空軍預警學院
引言: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獲得蓬勃發展,使信息量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傳播速度創造歷史新高。軍校大學生屬于具有代表性的群體,受到新媒體的影響較大,在為其提供便利的信息獲取渠道的基礎上,也將一些不良信息送到了學生的面前,軍校作為我國現代化的中堅力量,是我軍未來發展的希望,應積極采取新手段,防止學員受到不良信息影響而降低思想覺悟。
新媒體時代下信息量與傳播速度顯著提升,正因如此,一些不健康、消極的信息混雜其中,對軍校學員的思想意識產生的較大沖擊,使其思想覺悟不斷降低。同時,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無法對這些消極信息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許多未經過濾的信息很容易被呈現到學員的面前,對其心靈造成玷污,對其健康成長產生阻礙。對于部分能夠具有正確的信息辨別能力的學員來說,由于其能夠從自身出發抵制不良信息,因此受到的不良影響相對較小,而對于一些缺乏辨別力與抵制力的學員來說,很容易導致其思想價值觀念混亂,甚至誤入歧途。同時,部分色情、淫穢的信息傳播,嚴重的影響了軍校嚴肅整潔的校風與環境,進而對在校學員產生了更大的不利影響。
在以往傳統的軍校思政教育中,由于受到觀念與技術的限制,導致思政教育成效受到較大的影響。按照全軍政工會議精神指示,將全軍營網絡化轉變,在新媒體環境下,軍校學員在信息獲取與聯系方面變得更加便利。但是,學員大部分的人際交往都用在了網絡平臺當中,這些平臺由于具有較強的虛擬性,并且有大量的詐騙信息摻雜其中,很容易對學員產生誤導,影響其對于社會的認識。同時,還會影響其在現實交際中的能力,從而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與交往能力的提升起到極大的阻礙作用[1]。
在以往傳統思政教育中,教導學員應樹立正確的三觀,而新媒體環境下,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與審美價值發生了轉變,開始在新媒體中對以往的三觀進行批判和嘲弄。而軍校的學員由于社會經驗較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如若沒有適當加強思政教育,則很容易會受到腐蝕和污染,進而在無形中加強了軍校思政教育的難度,甚至會對我軍未來的軍隊建設產生不利影響。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網終端誕生,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逐漸滲透到軍校學員的生活與學習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這同樣也為思政教學形式的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軍校思政教育與移動終端相結合,開展多樣化媒體思政教學的方式,在新浪微博中發起話題討論,了解學員的所思所想,并且把握學員的愛好、興趣、特長等,進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與說。另外,由于媒體思政教育是在網絡基礎上開展,具有較強的虛擬性,能夠良好充分的保護學生們的隱私,有利于促進學員暢所欲言,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與情感在線上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而及時得到教師的慰藉與幫助。網絡在軍校思政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教育渠道得到有效的拓展,進而開啟了思政教育新思路,促進學員的健康全面發展。
對于軍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來說,具有較強的復雜性,需要對學員們的思想動態進行有效的了解與把握,才能夠準確的認識學員們的思想狀態,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這同樣也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關鍵。因此,有必要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在學員中建立聯動處置機制,即將學員隊作為中心,將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作為網絡,加強學生黨員與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之間的聯合,進而準確的了解到學員們的所思所想,制定出應對各種思政工作中突發狀況的措施。另外,還應制定相應的輿情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新媒體中快速處理與應急反應能力,準確把握輿情的方向和趨勢[2]。
在以往軍校的思政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與學員之間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只有在教育過程中才會有所接觸,屬于單向關系。教育工作者通常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自居,并且以權威的身份對學員發號施令,學員受到身份上的差距影響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使師生關系很難越過這條溝壑和壁壘而存在,因此思政教育通常以傳統教學的形式完成,課后師生間也很少有所接觸。在新媒體背景下,軍校的思政工作開始借助網絡的力量來實現,并且通過新媒體平臺來開展網絡教學。在課后師生之間依然可以進行聯系,學生隨時在線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將對其進行在線解答,打破了時間與地點上的制約,使師生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良好和諧。例如,教師可以開通個人的微博號、微信公眾號等,經常在上面發送一些充滿正能量的話語,通過微信推送給每一名學員,師生還可以在下方進行評論互動,使學生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答,打破了師生間的溝壑與壁壘,極大的提升了軍校思政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軍校學員的思想覺悟由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逐漸降低,交際能力也因長期得不到有效鍛煉而有所下降,這將在無形中增加了思政教育的難度。對此,教師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作用,與學員的興趣愛好相結合,牢牢的堅守思政教育的陣地,為我軍未來的后備人才提供優質的思政教育,使學員在思政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比有效的解決,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使思政教學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