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超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2015北京市啟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試驗項目,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作為第二批試點校,2016年開始正式招生,目前有二屆學生,共209人,8個班次。這個項目是北京市教委重大改革項目,也是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重大發展機遇,學院將貫通項目作為學院的重中之重,無論教學條件改造、生活設施的改善、師資隊伍培養、管理隊伍的強化,都充分說明了學院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由于這個項目的培養模式、學籍模式、管理模式特別是學生年齡等與普通高職教育都有重大差異,尤其是公寓管理,貫通項目學生初中畢業,年齡比較小,又是第一次離開家,生活自理能力差,給整個公寓管理帶來了很大挑戰。面對新管理對象,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邊完善。經過二年探索,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隊伍等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公寓管理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管理的重中之重。因為公寓是學生生活、休息、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學生人際交往、感情交流、相互適應的小社會,是學生展示個性、釋放天性、享受生活的私密空間,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素質教育、養成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公寓不只是休息的地方,更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養成互助友愛情操、學會人際交往的生活大課堂。因此,做好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為同學們營造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明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服務和管理理念。首先讓每一個管理人員都從思相認識到公寓管理直接影響著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甚至影響學生培養質量。并明確公寓管理必須做到服務為主,管理為輔。一次次強調,一次次說明,全體成員集中要求,每個成員個別談心,讓每個管理人員真正從思想上認同,工作到位。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苑校區是農職院的二級單位,地處朝陽區奧運村地區,該校區原來的主要功能是承辦對合作辦學和來華留學生項目。2016年學院將貫通項目文化基礎課學段放在了北苑校區,這樣這個校區內就有了三種類型的學生即有來自高考的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有來自中亞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初中畢業的來華留學生;有來自中考的貫通項目學生;三種學生年齡段不同、語言不同、學習內層不同甚至生活習慣完全不同,卻要住在一個公寓或者說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如何管理?如何能讓跨文化的學生能和諧生活、和平相處?如何讓初次離家的十六七歲的貫通項目的學生生活得自在?于是學院在第四輪人事聘任時成立了宿管科,組建了專門的管理隊伍。有了組織保障,又明確了崗位職責。為進一步加強公寓管理,又明確了學生科值班人員、班主任、分院行政值班人員等協同管理,做到了組織到位。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好公寓管理必須首先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同時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公寓管理之中。因此,在執行學院的《學生手冊》基礎上我們不斷的完善管理制度,近半年來新制訂和修訂制度5個,公寓管理制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來管理學生的,另一部分是用來管理公寓工作人員。二部分共同之處,都要實行標準化管理、科學化考評。不同之處是,管理人員的制度是用以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的,為公寓管理提供基本的前提條件;學生管理制度是用來約束和規范學生的行為,包括懲罰和激勵二部分,懲罰是為了立規矩,要靠嚴格的檢查考評來落實;激勵是為了主動遵守規矩,要靠獎勵評價來實現。例如:每天宿舍檢查、每周例會總結、每月的“文明宿舍”評選表彰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雖然有制度但在整個執行過程中,我們仍然強調,一是管理和服務并重,以服務為主,管理為輔;二是管理和育人并舉,通過管理體現育人;三是懲罰和激勵并行,懲罰是手段,激勵是方法。將服務、育人、激勵的理念全部融入公寓管理之中,讓管理有溫度,讓制度有熱度,讓管理更有高度。
高校公寓管理普遍是人手緊,任務重,而且管理人員大多是大媽或阿姨,面對新時期的公寓管理的特點,她們不但是思想跟不上,就是眼睛和腿腳都跟不上。尤其是面對這些活潑愛動,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十六七的孩子,我們采取了客觀和主觀結合,主動和被動結合,他治和自治結合的管理辦法。在公寓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建立公寓+班級+宿舍+宿舍長的四級網絡體系,層層落實責任,人人明確目標。從紀律、衛生、安全到檢查、評比、表彰全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充分調動宿舍長的作用,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即能調動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團結互助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經過二年的探索和實踐,覺得這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高校普通存在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尤其是這些十六七的孩子更是沒有安全意識。而且部分公寓管理人員,由于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再加之公寓管理的重點或者紀律,或者是衛生,往往導致管理者安全意識很差。為此,我們在管理上無論是對于學生的教育,還是對于公寓管理人員的要求,都強調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首先是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識、逃生技巧、消防演習等,其次是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包括發生水災時如何合理引導學生進行躲避、自救等;再次是公寓消防設施的配備、檢查,以及公寓各種安全隱患的排查,做到安全無死角,隱患不過夜。
為給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強制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潮流,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設備越來越多的為管理服務,有效解決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中的難題。我院公寓智能化管理主要體現在智能用電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門禁刷卡系統,詳細情況如下:
1.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公寓在2014年改造時,就規劃安裝了智能電控系統,從運行近4年使用效果,實現了智能供、限電、斷電。當學生違反規定使用熱得快、電爐子等“惡性負載”時,系統會自動識別并斷電,消除安全隱患后系統自動恢復供電。
2.視頻監控系統,由于貫通學生們年齡小,自身的防盜意識不強,宿舍經常出現不鎖門現象,有時會發生盜竊事件,并造成了不良影響。先進的視頻監控系統可以實時查看、回看公寓公共部分,解決部分盜竊事件。
3.門禁刷卡系統,宿舍是學生在學校的家,因此門禁刷卡系統有效的限制非在公寓居住的人出入,也使貫通學生遵守了出入公寓的時間規定,這樣大大保證了樓內師生的安全。
總之,公寓是大學校園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學生學習和生活重要場所,是學生精神風貌重要窗口。公寓管理工作即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又事關校園的安全與穩定。公寓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協調后勤、教學、學生管理、安全保衛等多個部門共同管理。尤其是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面對新的管理對象,更要積極研究,努力探索,開拓創新,讓公寓管理即服務育人,又管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