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鑫 中央黨校研究生院
“鄉賢”作為鄉村里的能人,能夠提供鄉村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帶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經濟的落后發展是農村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人才匱乏的后果也會帶來鄉村治理問題。弘揚鄉賢文化、凝聚鄉賢力量,能夠解決鄉村發展人才匱乏問題。發揮鄉賢帶頭推進經濟發展的作用,發揮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作用,能夠有助于解決農村問題,解決“三農”問題,能夠推動鄉村振興。
歷史上的鄉賢,也稱鄉紳,原是東漢時期封建王朝對文武官員中的“廉臣能吏”和德高望重的社會賢達在其身后給予的一種精神嘉獎。這是給享有稱號者的極高評價,也是給其家族和家鄉的一種榮耀。爾后,鄉賢成為傳統中國農業社會鄉村自理自治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其集中體現在建設家鄉、改善民生、教化鄉里、謀利桑梓等方面的群體追求和故鄉情懷。
鄉賢之所以成為鄉賢,就是因為他們熱心本地公共事務,具有比較高的道德素養和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能夠造福一方百姓。鄉賢文化積淀了我國千百年來鄉村治理智慧,對于提升本地區民眾的文化自信心、自尊心,敦厚民心、民風,激勵社會向上,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作用。鄉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是歷史留給我們關于知識傳承、道德教育、社會治理等一系列方面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鄉賢不僅僅是歷史概念,鄉賢也是現代概念,現代鄉賢是指當地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深受民眾尊崇的賢人。鄉賢不僅能夠連接著現代化過程中人們的鄉愁和鄉戀,鄉賢還能夠連接著現代化過程中的城鄉關系,拉近了城鄉之間的知識、見識、經驗、資源之間的差距,鄉賢更重要能夠連接著人們對于家鄉的貢獻。“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賦予鄉賢以現代意義,能夠吸引著走出家鄉人們的眷戀,凝聚著致富不忘鄉親的正能量。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鄉村孕育了鄉賢,鄉賢也引領著反哺鄉村的文化。
深入挖掘傳統鄉賢文化資源,弘揚鄉賢文化,能夠凝聚鄉賢力量。建立平臺培育現代鄉賢文化,引導廣大群眾不斷深化對鄉賢文化的認知認同,讓他們按照立德、立功、立言的標準去做人,呼吁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的鄉賢回鄉建設鄉村,同時也為鄉賢回鄉建設鄉村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這些鄉賢包括本地德才兼備的人,他們反哺鄉村,熱心參與鄉村經濟發展和基層鄉村治理。
鄉村經濟發展落后,并不能說鄉村經濟發展缺乏潛力,恰恰是因為鄉村經濟發展的潛力未被挖掘。鄉村經濟要發展,要挖掘鄉村經濟發展的潛力,必須滿足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產業、洞悉市場行情的走向、了解政策導向、擁有必要的資源等一系列條件。普通村民受困于知識、見識、經驗、資源的缺乏,以上鄉村經濟發展所需的條件往往很難實現。依靠普通村民群體難以挖掘鄉村經濟的潛力,難以實現鄉村經濟的發展。
鄉賢與普通村民不一樣,經歷過知識和經驗的洗禮,鄉賢有能力具備實現鄉村經濟發展所需的條件。要挖掘鄉村經濟的潛力,實現鄉村經濟的發展,往往只能依靠鄉賢發揮帶頭作用,由鄉賢提供鄉村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帶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鄉賢除了有帶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能力,更重要的,還有強烈的帶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意愿和動力。“西風吹夢到故鄉”、“托身白云還故鄉”,故鄉情與鄉愁,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葉落歸根”、“告老還鄉”作為一種理念也深入人心。鄉賢有回歸鄉村、扎根鄉村、服務鄉村、造福鄉村真摯情感,也有帶頭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的強烈意愿。經濟發展給家鄉和鄉民帶來最直接的福祉,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是鄉賢服務家鄉、造福家鄉的最顯見的方式,也是最有表現力、最符合鄉民需求的方式。
費孝通先生有言,“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賢文化就是維系著龐大的中國社會正常運轉幾千年的基層力量”。在傳統中國農業社會,中國的行政只管到縣一級,縣以下的基層鄉村治理要依靠鄉賢維系,一直以來,鄉賢發揮著基層鄉村治理、鄉村自治的作用。
在基層鄉村,法律難解決的問題,往往鄉賢一句話就可以解決。村民尊崇鄉賢,信服鄉賢,鄉賢能夠有效的化解鄉村矛盾,維持穩定、和諧的鄉村秩序。而且鄉賢有德行、有聲望,是鄉村社會的道德模范和價值觀的引導者,能夠起到傳承文明和正能量的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鄉賢在基層鄉村自治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基層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他們用自己的德行、聲望以及才能成為鄉民維系情感聯絡的紐帶,成為調解鄉村矛盾糾紛、維持基層鄉村秩序的紐帶。應當將鄉賢納入基層鄉村治理體系中,將鄉賢的基層鄉村治理作用與基層鄉村治理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能助力于發揮基層鄉村自治制度的作用,又能給鄉賢基層鄉村自治制度,是指依照憲法和法律,由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制度。將鄉賢納入基層鄉村自治,主要是指將鄉賢納入村委會。村委會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可以鼓勵和支持鄉賢參加村委會的民主選舉活動,鄉賢憑借著德行、聲望以及才能,具有入選村委會的優勢。鄉賢參與村委選舉,既能增加村委會的公信力,還能一定程度地解決村委會直選中的賄選問題。發揮鄉賢的基層鄉村自治作用,除了將鄉賢納入村民委員會,還可以考慮成立鄉賢組織,鄉賢組織既要充分發揮加強基層鄉村自治方面的作用,又要堅持黨委政府和村“兩委”依法治理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