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樺 山西省太谷二中啟航學校
新年伊始,中國外交又迎來新一波高潮。建立了新型的外交關系——加強戰略引領作用、履行大國責任、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攜手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一新型的國際關系不僅根植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順應了當今時代發展潮流,更是中國外交不斷探索的結晶。
從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使兩國關系出現重大轉變,數十年來,中英關系跌宕起伏……1997年,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和平回歸中國,中英兩國關系從此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關鍵在于過去30年內中國經濟的騰飛。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中國有實力、有信心在國際秩序中獲得應有的地位。中國的外交新常態至此開始。
在2016年1月中國提出的建立“新型國際關系”構想,既是對當代中國外交思想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對未來世界秩序演進方向的重要判斷,對推動國際關系演變具有深遠意義。
從敘利亞危機到朝核問題,從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到今年法國總統大選,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透析國際關系新格局,2017年提出三個關鍵詞“全球化”“亞太崛起”“大國關系”需要加深理解。
當六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播出后,不僅成為中國國內社會各界人士熱議的話題,同時也受到關心中國發展的眾多海外知名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他們從《大國外交》中看到中國倡導的國際關系新范式,并對此予以高度評價:中國倡導的國際關系新范式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特別是在仍然飽受貧窮、戰亂和毀滅困擾的世界,這部專題片傳遞出一種希望和樂觀的精神,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理念和舉措,以及中國倡導的以合作共贏為基礎的國際關系新范式,意味著要徹底拋棄建立在零和博弈思維基礎上的老舊地緣政治模式。要以平等的方式對待所有國家,這是促進各國間友誼與合作的基石;面對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新挑戰,倡導包容、共享、雙贏合作、全球化和發展,為所有人的利益服務。
《大國外交》切實反映了中國的大國外交之路,清晰展現了中國外交的新理念和新風貌,充分反映了中國為全球治理作出的重要貢獻,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理念,對促進全球發展與合作具有重要積極影響。習主席出訪時特別‘接地氣’,通過足球、走訪民眾等方式,拉近與外國普通民眾的距離。讓各國民眾和國際社會了解和認識中國作為大國的理念、追求、目標、行動。不僅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推動和構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所奉行的發展方向和外交原則是一貫的,堅持多元共贏,維護世界各國平等友好相處,倡導共贏發展,現實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改革開放是利己利他的,只要堅持世界各國平等,友好,相處,實現互利共贏的根本目標,才能有效推動世界經濟社會新秩序的日臻完善和互利共贏。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不斷推動世界各國平等友好相處,建立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和平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政府所積極倡導推進的歷史責任,世界各國也應該不斷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一貫的外交政策和發展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只有堅持這一原則就是保持和發展我國外交關系的積極舉措。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東方大國,我們發展強大起來也永遠堅持同世界各國保持平等友好,互利合作。國際關系的豐富多彩發展是習近平主席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發展,不斷推進同世界各國平等友好相處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對外政策。相信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我國的對外交往事業會為世界各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現作出不懈努力!發揮中國這個負責任大國所倡導的新型世界發展理念。中國人民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和歡迎,在一帶一路戰略進程中搭順風車的國家也真實地得到宜處,和發展,共同的愿望得到共同發展,不論是經濟貿易,還是文化教育,等等其他領域都有質的飛躍。亞投行也使得成員國各方經濟,經貿,金融等等都有明顯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發展也更加廣泛地得到世界一切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認同。這些都是具體在實踐中有積極體現的事實在不斷印證中國所倡導的國際發展戰略架構是積極正確而富有建設性積極作用和充滿生機活力的正確發展主張。相信世界各國人民會更加充滿信心,在中國的正確引領下順勢而為,為建立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中國倡導的合作共贏理念正在贏得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同,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命題,超越了西方長期奉行的零和博弈思維,為防止戰爭、實現各國共同發展與繁榮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