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
經濟管理就是提高醫院的效益,經濟與效益是連帶關系,醫院的經濟管理必須與社會效益結合起來,也就是要堅持以社會效益第一的宗旨,是以醫療救治為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這個效益是醫院乃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醫院能否長久生存的前提條件。醫院的良性循環得以實現,醫院的經濟管理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隨著國家新一輪的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對醫院的效益和創收進行合理分配,減少國家對醫療投入和差額費用的補貼,更多的需要醫院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醫療效果對醫院本身進行再投入,在這樣的條件下,醫院要不斷創新管理,重新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經濟管理方案,不斷降低醫療成本,增加醫院收入上下功夫,要利用醫院自身的條件和有利的資源創新收入,不斷適應新的醫改形勢,促進醫院長久健康發展。
綜合競爭力,特別是醫院,在國家新醫改要求下,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要著力解決醫療投入不足與患者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之間的矛盾,要解決資金問題,更要解決醫療問題,還要不斷改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水平,提高醫院公益服務水平,從而有效力高醫院的競爭力。另外,隨著民營資本的不斷介入,國家對醫療體系的不斷開放,公立醫院在舊思維方式的舒服下能否創新經濟管理模式,能否提高自身醫療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才能為公立醫院立于不敗之地奠定基礎
醫院不斷改進、更新、完善醫院經濟管理水平,需要對醫院財務管理觀念、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手段、財務管理對象、財務管理的內容、醫療成本等各個方面進行不斷更新完善,利用現代化信息網絡服務水平,完善醫院醫療過程的實時管控和有效服務,降低醫療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促進醫院的長遠健康發展。
新醫改實施后,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落實,實施醫院基本藥物制度,取消藥品購銷差價加價,增加醫藥事服務費等政策實施,這就導致醫院最擅長的藥品收入被限制了,不在是醫院的主要收入和主要關注點,“以藥養醫”的時代就宣告結束了。進而推行“多勞優得”,價值觀念再次被激發,既肯定醫療工作者的工作,又限制醫療工作者的醫外收入,平息社會關注,可以說給醫院新的動能。從經濟管理角度看,醫療體制改革將醫保“總額控制”、“按病種付費”直接與醫療結合,不但解決醫院的資金問題,也給醫療者減輕負擔,給醫保工作者較少部門之間的往來時間和成本。更加合理行駛政府、醫療機構、病人以及提供服務的中間機構,多方面的便利和關注角度都有變化。病人更加關注醫院診斷用藥、治療費用、服務態度等工作;醫院完善服務平臺的并具體化、公開化以及透明化;政府促進此項工作的不斷推進,檢驗改革成果的落實,最主要的是對醫院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力。
人才競爭歷來是經濟主體競爭的重要籌碼,現代社會也不例外,醫院也不例外,新醫改的側重點是讓人才有所為,不要讓人才被財所為。從整個醫改設計和醫療體系改革上可以看出,醫院這種提供高技術勞動密集型服務機構,核心人力是關鍵,是醫院的核心資源。那么在人力成本的控制上實行“多勞優得”的服務標準,這就在醫院的成本管理中,人力成本將大大增加,面對如此大的成本投入,我們應合理分配現有的人力資源,挖掘并提升人力資源內在的潛力,從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實現人力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使醫院減少對人力資源的不必要開支。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完善的條件下,完善醫院經濟管理的整體運營機制是提升醫院經濟管理效率的最為直接的途徑。一方面,醫院要從上到下建立一套規范、有效的經濟運營管理模式,要對于經濟管理中各項工作的展開方式有明確限定,并且要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精細的經濟管理體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各方面的協調管理,對于醫院內部的財務、人力、物資、醫療技術力量等進行整合管理,并且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評價體系。這些都會極大提升醫院經濟管理水平。
醫院只有建立健全醫院成本核算體系,不斷進行經濟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優化,積極運用財務優化數據,結合國家財務資訊,可以實現提高經濟管理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醫院完全可以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在目前管理的基礎上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方法,切實對醫院實施成本控制,在新醫改的環境下嚴格控制人員經費和科室消耗,合理定額,按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調動職工積極性。
評價體系是經濟管理的重要一環,直接關系到公平、合理、可持續性問題。關系到醫院績效考核的實施參考,也是保障各項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執行的依據。經濟管理評價體系中應當包含醫院經濟運營的整體績效、各科室的經濟運營情況、人力資源方面的各項數據以及醫院設備物資的使用情況等。這些都是衡量醫院經濟管理效率的重要參考內容,重點把控經濟評價能夠規范化、精細化與高效化我們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
醫院應當建立覆蓋到各個科室的經濟管理網絡,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將每個科室聯結起來,并且實現各科室、各部門經濟數據的公開透明和實時處理。構建醫院經濟信息統一管理平臺,將醫院的信息和醫療信息等各類資料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共享,以便醫院各個部門可以及時獲得醫院各類信息,提高經濟管理效率。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才能夠推進醫院經濟管理效率的提升,要將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由靜態管理轉變為動態管理,進而使廣大患者在就診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實惠的價格。
人的管理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復雜的,管理的最終難題都是人的管理。所以,醫院經濟管理最終都會落實在每個人身上,提升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素養非常重要,這也是深化醫院經濟管理工作革新的前提。這就要求醫院在人才選拔和人才使用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選拔為我能用的專業化人才,避免人情推薦、關系安排等孵化醫療體系的現象,非專業人員堅決不用,有一條規則總比沒有規則要好,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無可厚非,醫院是一個專業化程度和責任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豈能隨意安排。求才、用才,成才使我們醫院永遠的追求。另外,醫院應規范人才的培養,培訓和學習,提高專業度的基礎上要更要保持專業度不受影響。
隨著我國公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社會各界對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國外資本和民間資本的進入使得我國很多醫院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是保障醫院具備足夠醫療服務水平的關鍵工作,深入的分析新時期我國醫院面臨的環境改變情況,并制定出新環境下,我國醫院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的具體舉措,對促進醫院在新時期提高行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保證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