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聶文建)
不規則抗體主要是指ABO血型系統以外的抗體,其有可能造成血型鑒定困難,并且也是造成新生兒溶血的主要原因[1],因此不規則抗體的檢驗對預防新生兒溶血以及輸血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我院將隨機選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2264例需要進行血型鑒定以及輸血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予以血型鑒定和輸血前不規則抗體檢測,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現隨機選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2264例需要進行血型鑒定以及輸血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1132)和對照組(n=1132)。觀察組患兒中女性患兒有613例,男性患兒519例,年齡2~16歲,平均(9.1±3.1)歲;對照組患兒中女性患兒有564例,男性患兒568例,年齡2~17歲,平均(10.1±3.2)歲,兩組患兒的性別比例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聚凝胺法予以檢測,觀察組則采用卡式微柱凝膠技術予以檢測,具體方法如下:應用凝膠卡(生產廠家:江陰力博醫藥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標記,使用低離子溶液將三種普紅細胞的濃度配置為0.5%~0.8%,并將其加入到標記好的微管中,每個微管注入100μL,將患兒血漿進行離心分離[2],分離后每個微管注入患兒血漿50uL,將微柱凝膠卡放入37℃的孵育器孵育15min,然后應用轉數為1500r/min離心5min,離心結束后取出。檢測結果:當紅細胞全部沉降于凝膠管底部,說明交叉配血相和,不規則抗體結果為陰性;當紅細胞凝結在中端或者是表面則說明交叉配血不合,或者是出現溶血則不規則抗體結果為陽性。
1.3 療效觀察 觀察兩組患兒的血型鑒定結果以及輸血前不規則抗體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調查中的相關數據輸入到SPSS18.0統計學軟件包予以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描述,組間經t和X2檢驗,當差異在P<0.05時,說明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血型鑒定情況對比 觀察組1132例患兒中血型鑒定一次性準確率為100%;對照組1132例患兒中,有1例患兒血型并沒有在第一次即檢測準確,其一次性準確率為99.91%,觀察組血型鑒定一次性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比較明顯(X2=8.5226,P=0.0035)。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規則抗體檢出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規則抗體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計算后發現組間差異明顯,并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卡式微柱凝膠技術與傳統的檢驗方法相比,其準確度較高,并且還能發現比較微弱的抗原抗體反應[3]。在本次調查結果中也顯示,觀察組患兒的ABO和RhD血型鑒定一次性準確率為100%,高于對照組的99.91%,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不規則抗體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再次證明了卡式微柱凝膠技術的良好應用性。綜上所述,卡式微柱凝膠技術在血型鑒定及輸血前紅細胞不規則抗體檢驗中具有可靠、穩定以及操作簡單的優勢,保證了臨床輸血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