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杰
近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Jenkins DJA教授在《美國心臟病學雜志》上發表了他對補充維生素和預防心腦血管病關系的最新評價,再次引發人們對維生素的廣泛關注。他認為,補充維生素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不能一概而論,盲目補充會適得其反。
長期以來,維生素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重點,也成為一些人補充維生素的理由。
但是,Jenkins DJA教授查閱了1 496項相關的所有研究,經過嚴格篩選后,詳細分析了179項符合標準的研究,對補充維生素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做出了最新的評價。經過嚴格的統計學分析后,JenkinsDJA教授發現,補充葉酸、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能夠降低腦卒中的發生,補充多維元素片、維生素D、鈣、維生素C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沒有任何影響,而補充煙酸和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β-胡蘿卜素、鋅、硒等)反而增加了死亡率。
由此可見,普通老百姓認為維生素片沒有副作用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所以,通過藥物來補充維生素時還需要慎重。因為按照藥品管理的維生素片也是藥物,不加選擇地盲目補充維生素,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例如,已經有研究表明,過量補充β-胡蘿卜素能夠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知道了上述的理論知識,如果想把這些理論應用到現實中來,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要補充葉酸、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這些能夠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維生素,每天該補充多大劑量?
一般人對于葉酸都很熟悉,女性在備孕和懷孕期間都需要補充。根據葉酸補充研究的結果,如果要補充葉酸,每天應該在0.4~0.8毫克,也就是孕婦補充葉酸片的劑量。而維生素B12的補充劑量每天1毫克,維生素B6的劑量每天25毫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通過藥物補充維生素治療或預防疾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個體化補充。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類微量營養素,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臺精密的機器,那么,維生素就是這臺精密機器中的螺絲。
知道了維生素如此重要,社會上逐漸興起補充維生素的浪潮,補充維生素已經從最初的治療疾病,變成了有病治病、無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保健品。補充維生素已經成為一些人的習慣。
建議健康人群通過食物來補充維生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調整食物結構,可以讓我們在補充維生素的同時改善糖、蛋白質和脂肪等能量物質的攝入比例,更加有益于健康。
美國國家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委員會推薦,健康人群從以下兩個方面改善飲食結構,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第一,減少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紅肉的攝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第二,地中海式飲食。其主要特點是日常飲食中以水果、蔬菜、干果、豆類、未精制的谷類為主,食用的油類主要是橄欖油,而肉類則以魚肉和禽肉為主,并適量飲用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