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巍 許紅
當頭痛“光臨”時,不要先忙著找止痛藥,盲目用藥反而掩蓋了病情。所以,一旦頭痛,應該先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積極篩查原因,然后對癥下藥。
家住上海靜安區的胡先生,經常頭痛,卻不知是何原因。“痛的時候,感覺后腦勺有根筋在扯著。更奇怪的是,每當變天的時候,頭痛就更嚴重了,就像‘氣象預報’一樣。”胡先生說。
專家分析:胡先生的CT等影像學檢查結果均提示沒有頭部腫瘤,但從問診看,他的情緒比較緊張,結合癥狀表現,應該是神經血管性頭痛。這種頭痛在中年人身上非常多見,且多與內分泌有關系,也與情緒有一定關系。在天氣變化的時候,血管隨冷熱變化引起縮張,假如血管功能異常而過度收縮,患者就會因為血管痙攣發生頭痛。如果日常應酬多、疲勞、睡不好,更會刺激頭痛頻發。
處方建議:對于神經血管性頭痛,中醫主要是通過補氣、活血、通絡的方法進行治療,對于情緒不好的患者還要配合用一些疏肝理氣的藥物,常用的有川芎、當歸、白芷、細辛等中藥。頭部后面的頭痛從經絡循行上來看,是與太陽經有關,除了用基礎藥之外,還要加用生姜、薄荷等引經藥。
劉奶奶身體硬朗,平時見人也一直是樂呵呵的。在鄰居眼里,她是個慈祥和藹的幸福老太。不久前,聽說家里的老宅要動遷了,多年不上門的子女齊刷刷地來“盡孝”,而且為了房子爭得面紅耳赤,劉奶奶氣得頭痛發作,需要搶救。
專家分析:種種負面情緒都有可能導致頭痛,劉奶奶所患的正是“緊張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在臨床上非常多,其特征是常反復發作,且發作前有明顯的誘發因素,如工作或生活壓力大,緊張、焦慮等。而悶在心里的憤怒,則更容易導致這類頭痛的發生。其具體臨床表現為:頭痛發作時,可擴散至頸、肩、背部,呈輕、中度疼痛,痛時有麻木、發硬、緊繃感。
處方建議:擊敗這類“情緒頭痛”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出舒緩負面情緒的途徑。同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勞逸結合,戒除吸煙喝酒,不飲濃茶、咖啡。除此之外,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列藥物:谷維素10毫克加維生素B110毫克,再加安定2.5毫克(或苯巴比妥15毫克),一天3次,連服3~7天,睡前可增服1次,也可服用中成藥正天丸或通天口服液等。
孫小姐年紀輕輕,卻已經被婦科病纏身已久。除了痛經之外,她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后,還會出現劇烈頭痛的情況。結果,不僅肚子痛得要命,頭也很痛,而且吃止痛藥也沒用,看了好多次西醫婦科醫生都沒有效果。
專家分析:在女性中有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后出現頭痛的情況,稱為“經行頭痛”。頭痛嚴重者伴惡心、嘔吐等不適,以育齡期婦女多見,亦可見于更年期尚未絕經者。
處方建議:臨床上,中醫對女性經行頭痛的辨證論治主要分血虛失養、肝陽上亢、痰濕積聚、血瘀阻絡等四型,對證用藥。
62歲的技工牛師傅,迫于家庭經濟壓力,退休后仍被單位返聘,在為兒子掙房貸錢。雖然工作壓力不算大,但牛師傅近幾年來卻經常頭痛。“主要是右邊痛,感覺是跳痛,吃芬必得也沒用,睡一覺就沒事了,已經三四年了。”在為牛師傅作了詳細檢查后,許紅教授診斷其所患的是典型的“偏頭痛”。
專家分析:偏頭痛主要偏于一側頭痛,左邊痛和右邊痛沒什么區別。偏頭痛并非女性專利,許多男性也經常偏頭痛。偏頭痛需要排查是否患有高度近視,以及三叉神經炎。偏頭痛不是沒有緣由的,只是原因復雜,與自身體質有關。平時預防偏頭痛主要靠自己,調節好情緒,保持好的睡眠。此外,注意頭部保暖。從中醫上講,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對外界的溫差很敏感。冬天最好戴帽子,夏天莫讓空調對著頭部吹。
處方建議:“偏頭痛也要辨證,平時在門診遇到較多的正是像牛師傅這樣頭痛時間長、反復發作的患者,這種偏頭痛通常屬于血瘀型,需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藥物,比如川芎、當歸、丹參、地龍等基礎藥。”許紅教授表示,偏頭痛多與少陽經有關系。中醫認為,少陽經又與肝有關系,所以許多偏頭痛患者還會伴有肝火偏旺的癥狀,因此在基礎藥方的基礎上還需要加用黃芩、川連等中藥以清泄肝火,或加用赤芍、白芍、柴胡等引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