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冰 尚玉山
1.耳部疾病。耳鳴可能是耳部器質性病變引起,如外耳道炎、外耳道異物、鼓膜穿孔和塌陷、中耳炎、中耳積液等;內耳及聽覺神經中樞疾病也會引發耳鳴,最常見的有梅尼埃病、聽神經瘤、耳硬化癥等。
2.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臟瓣膜病變等也可引起搏動性耳鳴。
3.全身系統性疾病。如貧血、高血壓、糖尿病、頸椎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低血糖、內分泌紊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能伴隨耳鳴。
4.噪聲影響。很多人都體驗過強噪聲引起的瞬間耳鳴,實驗證實,90分貝以上的聲音會損傷耳內螺旋器。人若長期處于強噪聲環境中,就極易發生耳鳴。
5.鼻咽癌。鼻咽癌患者中約半數有耳鳴現象,因為鼻咽癌好發于鼻咽部咽鼓管開口附近,癌腫壓迫咽鼓管開口,導致阻塞,從而引起耳鳴。
6.精神因素。多由于精神緊張導致耳內中樞神經進入亢奮狀態,從而聽到外界并不存在而由自己耳內發出的響聲,通常還會伴有頭昏、失眠、腰酸、乏力等癥狀。
耳鳴的發生與年齡有一定關聯。據統計,60歲以上人群的耳鳴發病率高達30%。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機體逐漸衰老,聽器官蛻變而致耳鳴。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開竅于耳,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精充沛則耳聰目明。隨年齡增長,人體腎氣由旺盛逐漸衰敗,功能開始減退。腎精虧虛,腎氣不足,則腦海失充,耳失所養,終致耳鳴、耳聾。
目前,讓所有患者的耳鳴在短時間內消失還是非常困難的,但可以實現緩解。如果耳鳴只是一過性,不影響睡眠,不引起焦慮,也沒有聽力下降等現象,可以采用按摩耳穴或聽音樂促進緩解。音樂療法近年來備受耳鳴患者青睞,即在做功能性磁共振的同時,讓患者聽音樂,根據大腦不同區域的變化,定制個性的音樂達到改善耳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