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美真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近幾年來,音樂競技類節目脫穎而出,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在贊嘆那些實力派歌手唱功驚艷的同時,也提升了歌手的人氣。毫無疑問,一個參賽歌手如果想要在比賽中獲勝,歌曲的選擇至關重要。而想要獲得最好的演唱效果,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在原有的歌曲上進行翻唱或者改編。在《歌手》節目中迪瑪希翻唱維塔斯的《歌劇2》被維塔斯方面發出公開律師函并要求停止播放其侵權內容;而張杰因為翻唱了那英的《默》被音樂人高曉松質疑侵權,雖然隨后節目組打電話道歉并補辦授權手續,但兩起都是由于翻唱而導致的侵權問題還是引起了廣泛關注,音樂版權的保護再次被大眾提起。
從2011年旭日陽剛翻唱《春天里》侵權而面臨原唱者汪峰的抵制;到2013年曲婉婷狀告李代沫在節目中翻唱《我的歌聲里》侵權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再到如今的《歌手》。在我國,音樂翻唱、改編造成侵權的現象非常嚴重,很多時候翻唱者在未經許可下的情況下唱紅了一首歌,對于原唱者來說是該感激還是選擇保護自己的權益。事實上《歌手》中的張杰、迪瑪希以及很多在節目中翻唱、改編他人歌曲的選手對于自己演唱的歌曲是否造成侵權問題并不清晰明確,很多歌手對于音樂作品是否侵權的界定十分模糊。在這些音樂作品侵權問題亂象叢生的背后是大眾對于侵權問題、版權保護意識的不明確,法律保護制度的缺失和漏洞,更是關乎我國當前時代下的音樂版權保護問題的發展與成長。
目前我國的音樂作品侵權事件亂象叢生,而我國只在《著作權法》中體現了關于音樂版權保護的法律規定,并且對于由于翻唱導致的音樂版權問題規定不夠系統清晰。很多時候音樂作品自身的版權關系就比較混亂,許多音樂作品說不清楚版權究竟屬于誰,法律對于這些作品版權的界定就更加模糊,也就導致著作人尤其是集詞曲作者和表演者為一身的特殊著作權人的權利并未受到應有的保護,責任承擔方式也并不明確。
在國外,一些國家的音樂版權保護制度十分成熟。例如,美國自1897年制定版權法案以來,通過建立起音樂集體管理組織來維護各方的權益。該組織采用具體的公示制度,來讓會員了解自己怎樣獲利,權利如何受到保護,保障每一位會員的權利受到最大范圍內的保護。
而在亞洲,日本的音樂產業發展迅速,2000年11月,日本廢止了之前施行的《著作權中介事務法》,頒布了《著作權管理事務法》,通過完善的音樂版權管理制度來規范音樂市場的亂象。該法實行之后,日本的音樂集體管理制度的改變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準入條件降低,使用費的確定方法更透明、民主,權利人想要成為會員需被審查。
1.立法制度欠缺
目前我國對于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并未特別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單獨提到這一塊。法律依據上的空白會造成音樂著作人在權利受到損害時無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法律是權利人權益得以實現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作為基礎,那么我國音樂版權的保護之路也將任重道遠。
2.管理運行機制不足
在對音樂版權的管理方面,我國目前采取著作權集體保護的模式,主要機構為中國音樂著作協會,其目的是對保護版權人的合法權益起積極作用,但是必須承認音著協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
(1)法律規定上的缺失,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對著作人保護不足的情況發生,如我國法律中并沒有涉及到怎樣處理對反復翻唱和使用同一首音樂歌曲的情形;
(2)行政意味明顯,我國的音著協是在國家版權局的倡始下設立的,這種帶有行政色彩的管理和指導,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制于人難以發揮其存在價值。
3.監督和審查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音著協處于一個無人監管的狀態,這就導致很多情況下無法很好為權利人保障他的權益。缺少監管就會導致亂象發生,沒有制約就無法達到公平客觀的管理原則,也無法形成良好的保護版權的社會環境。
4.公眾版權意識薄弱
在大多數音樂作品侵權的案例中,我們發現人們對于版權保護意識還比較薄弱,很多歌手、著作人以及公眾都不清楚這樣做是否屬于侵權行為。甚至還會出現由于翻唱者唱紅了原唱者的歌曲,創作者會感到一種被肯定和捧紅的感覺,良好的版權保護氛圍沒有在當今社會中很好的形成。加上平時相關的法律法規接觸較少,公眾對于版權保護這個概念本身就不夠清晰。
目前為止,各國的專家學者和政府部門都對翻唱導致的版權法律制度的影響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關于重視音樂版權保護的必要性。但是由于音樂版權的特殊性,涉及到音樂作品的創造者、表演者、作品的制作發行者以及作品使用者等多個權利主體的多方面利益。同時由于音樂不受國界限制,各個國家和地區在版權保護上存在不同,導致權利人的權益實現十分困難。再加上著作權也是國際法的規范,我國目前加入的著作權國際公約就有不少,所以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進行法律規定,將音樂作品單獨作為研究對象,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修改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創新,從而更好的保護權利人的權益,促進音樂產業的發展。
立法是基礎,制度是保障。制定出完善具體的法律體系是保護音樂版權的一個重要保障。但由于音樂作品的特殊性,有關音樂版權的法律制度應該單獨拎出,政府還應該建立版權糾紛調解機制,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讓著作人在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有法可依、有法可據。
音著協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但是很多時候,由于責任的缺失造成版權認定難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除了行政部門保護之外,也要建立全面的保護形式,限時試聽、音樂付費等都可以成為保護音樂作品的途徑。同時,通過政府組織的力量對市場上的侵權亂象進行有效治理。
可以說,版權保護意識的強弱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很難想象一個國家版權保護水平很高,公眾的版權意識卻很薄弱。我國公眾對于版權保護的意識不夠強烈,導致很多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在實踐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因此,要加強公眾對于版權保護的法律宣傳和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知識水平,讓他們清晰的認識到音樂版權保護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在音樂版權保護的立法和實施上還存在許多不足,由于版權保護的不明確、法律保護制度的不完善,導致音樂市場亂象叢生、日漸低迷。所以重視音樂版權的保護,也是對作品以及作者本身的尊重。通過維護好著作人的權利和提高公眾對音樂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意識,來促進音樂產業市場的繁榮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