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祎娟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花兒學者徐正文說:“沒有串班長,蓮花山花兒就失去了新作,失去了蓮花山花兒的魅力,失去了它最鮮活,最生動的本色。真正的串班長是久經考驗的花兒老手,他們是研究花兒的活字典,也是傳承花兒的中堅力量,在‘非遺’保護中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重點和研究對象,他們理應享有相應的職稱,得到必要的報酬。”的確,今天大家聽到、看到的多篇精品蓮花山花兒正是串班長的杰作,是他們將蓮花山地域的風土人情、人文景觀、民俗等經過自身的理解后,創作出了一首首生動形象的花兒作品。因此,他們更應得到我們的重視與保護。今天筆者要介紹的是從小就與蓮花山花兒有著不解之緣的米兆仁先生。
米兆仁,男,漢族,1949年農歷八月二十八出生于康樂縣景古鎮米家巷村,小學文化程度。從小受奶奶影響酷愛唱蓮花山花兒,對傳統花兒的內在含義也有一定的了解,這為他以后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1970年前后,他就可以串編花兒歌詞、聯組花兒班子,參加各個花兒會的對唱活動了。經過多次花兒會場上實際的鍛煉與奶奶的悉心指導和啟發,他逐漸成為了精通散花兒、本子花兒的著名串班長和唱把式,成為了大家公認的“民間藝人”。
米兆仁,現為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省優秀花兒歌手,康樂縣蓮花山藝術家協會的副主席,臨夏州達喜花兒州級傳承人,紫松山花兒分會副會長,優秀花兒“串班長”。他所創作的花兒作品有單套、雙套和三轉腔。其內容有“現代新生事物進步花兒”、“民間民俗生活花兒”、“古典名著民間故事花兒”等等。創作的花兒作品數量繁多且各個堪稱精品,代表性強,鄉土氣息濃郁,訴說的都是農民的心上話,部分作品曾受到作家采訪報道,但大部分都流傳于民間。除此之外,他還從事地方文化秧歌社火活動和主持多場花兒會場經歷等。他創作的花兒精品詩,可以說對當地蓮花山花兒的保護、傳承、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貢獻。
說起蓮花山花兒精品詩,不得不提的人物之一就是串班長。串班長不僅是花兒會的核心人物,而且在舉辦花兒會的整個過程中是不可替代的人物,他們對花兒的傳承、創新、發展起著更加關鍵的作用,可以說兩者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據米兆仁先生講述:“我現在可以創作出多首精品花兒原因有四,一與愛唱花兒的奶奶從小對我悉心教養與指導有關,二與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所處的人文地理環境使自己創作的作品接地氣、土腔土韻運用自如,描述內容真實鮮活,作品廣受大家喜愛,使我在創作上對自己有很高要求等相關,三與我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特別注意多讀一些書和走訪當地老唱把式、老串班長家里搜集資料并向他們學習有關,四與我鐘愛參加花兒會并和花兒歌手經常切磋也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些經歷對我日后不斷提升演唱能力和創作能力都有著必然的聯系。”
據筆者的觀察與了解,米兆仁先生是一位十分熱情純樸、愛生活、愛學習的民間音樂創作者,他創作的花兒作品自然、樸實、熱情、有韻味,對生活中的大小事象觀察十分透徹,描寫的景觀入木三分、真實合理。他思路清晰、反應靈敏、善于積累生活點滴事物,不但唱的好而且即興創編能力也十分的強,即會唱許多優秀的傳統花兒也會應景的創作許多時令花兒。
串班長是花兒會的核心人物,是花兒歌詞的創作者,是與花兒最親密接觸之人,可以成為串班長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在當地,串班長是十分受人尊敬的,而且個個都學富五車、博古通今,他們也是每個花兒班子能否奪得花兒會勝利的關鍵人物。因此,大多數人都想成為串班長來風光“一把”。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串班長卻也不是一件易事,依據筆者對串班長米兆仁先生觀察與了解,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串班長,必須具備以下幾點要求:
1.必須要有驚人的創作能力;
2.必須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
3.必須有博古通今的才學,對個個花兒的創作手法以及內容了熟于心。
4.人品、人緣必須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5.必須具備一副好嗓子。
這5點是成為串班長最基本的要求。筆者認為只有你親眼所見,歌手們在串班長的帶領下與其它花兒班子的激烈比賽后,你才可以真正體會到串班長的智慧、才華與本領,才會對此角色從內心發出由衷的佩服,也會充分認識到他們為什么是不可代替的,為什么是受人尊敬的,又為什么是花兒隊伍取勝的關鍵人物。
優秀串班長米兆仁創作的蓮花山花兒作品如下:
恰當使用比喻和典故,揭示事物內在含義、反映日常生活習慣、習俗的作品有:
四大名著稱古典,三國西游水滸傳,
紅樓夢花好月難圓,五經四書孔子傳。
由此及彼、聯想大膽,突破事物本身的局限性和真實性的作品有:
例:想你把我熬倒了,臉式想成黃表了,
肋巴想成麥草了,站起了召栽倒了,
看見五谷就飽了,吃藥打針不好了。
借題發揮、順勢渲染,將事物和人的感情擴大或濃縮到極致的作品有:
例:你連千層紙一樣,揭過一張又一張,
糊在我家仰塵上,我側楞睡下仰躺望,
由于生理學內容廣泛、知識點多、復雜抽象;而且與其他兄弟院校的課時相比,生理學理論課時明顯較少,僅有32 學時.課時數少、課程內容多、理論知識體系復雜等這些原因,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厭學情緒,而且還由于教師受課時所限無法將各章內容進行全面詳細地講授.那在教學學時無法增加的情況下, 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講授, 使學生更好、更多地掌握解剖生理學知識,就是擺在我們授課教師面前的突出問題.
牽是牽來想是想,牽想不到里路上。
幽默自朝、自我解析,反映為人處事的善良與豁達,詼諧與滑稽的作品有:
例:不相信了你打聽,為你豁出一顆心,
窮人有個窮恨心,捻些爛麻織手巾,
爛麻手巾比我親,黑了睡覺當枕巾。
用語自然風趣,展現智慧機敏以及人性的多面性的作品有:
例:蓮花山花兒滲人心,神領香煙有感應,
神佛本是人修行,神佛也把花兒愛聽,
凡人仙家一條心,天地合心慶太平。
常用偷換主題,變換主旨,回避死角的作品有:
例:麻桿搭的閃閃橋,過是好嗎緩是好,
只怕過橋閃壞腰,我說不牢你說牢,
牢者阿么閃嚇了,閃者三魂保不牢。
賦予動物以人的生命和性格,用以抒發感情、寄托寓意的作品有:
例:麻狼見雞只想抓,雞婆鉆者刺底下,
刺禾大者不好抓,雞娃歡者跳卡啦,
麻狼氣者辦尾巴,涎水倒把牙打嚇。
從他創作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博學多才、有智慧、接地氣、作品可讀性強、善于觀察生活、條理清晰、純樸的優秀串班長。
誠如花兒學者丁作樞先生說所:“花兒是人民心中的話,花兒是人民前進的腳步聲,花兒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最樸素、最偉大的時代詩歌。”這些樸實偉大的詩歌正是花兒的詞作者串班長所作,如若沒有了他們的精心創作,花兒會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變得索然無味,失去了應有的光彩。因此,筆者認為,對串班長的保護迫在眉睫,急需加大力度發展此隊伍,其原因有三:一是想要成為優秀串班長,對于身處大山深處的人們來說,關于創作花兒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是十分困難的,大部分人都是勞動人民,家庭并不富裕,學歷也大都是小學畢業甚至是不識字的,可以具備串班長那五個基本條件的人很少,所以我們需要廣泛深入的調查、摸底造冊、發現和選拔優秀串班長的人才。二是串班長詞作者是人們能否看到好的精品詩的決定性人物,只有保護和壯大了這一隊伍,花兒這一瑰寶才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與發展。三是優秀的串班長大都是從小就熱愛花兒,對傳統的花兒有著很深入的了解,保護他們也就等同于挖掘出了許多優秀的傳統花兒作品,這些作品大都是瀕臨失傳的,對豐富花兒的歷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鑒于此,筆者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專家學者能夠關注花兒的詞作者這一核心人物,從他們的身上挖掘出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精品詩來供人們欣賞,發現更多的優秀串班長來豐富花兒的優秀作品,使花兒的生命得以延續;使串班長的精神得以傳承;使大西北的這朵小花——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散發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