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露露
如果不吃早餐或錯誤吃早餐,都會有損健康,從而加速機體衰老。據中國食品科技網介紹,老年人吃早餐經常有以下幾個誤區,需要注意。
錯誤一:早餐越早越好。不少老年人習慣早起,早晨五六點鐘起床后,就馬上進食早餐,認為這樣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也利于吸收。其實這是不對的,早餐吃得太早,會干擾腸胃休息,使消化系統疲勞應戰,時間一長,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建議起床后先喝水補充夜間睡眠消耗的水分,活動20至30分鐘后再吃早餐比較合適。
錯誤二:牛奶加雞蛋代替主食。牛奶加雞蛋是不少人早餐的主要內容,但這樣的搭配并不科學。早晨人體急需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補充能量,早餐除了有牛奶、雞蛋之外,也要搭配谷類食物補充能量,可以選擇面包、饅頭、包子等。
錯誤三:以零食充當早餐。平時肚子餓了,可以吃點餅干、巧克力等零食,但用零食充當早餐就非常不科學了。零食多數屬于干食,對于早晨處于半脫水狀態的人體來說,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餅干等零食雖然能短時間內提供能量,但很快會使人體再次感到饑餓,臨近中午時血糖水平會明顯下降。另外,早餐吃零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足。
錯誤四:早餐常吃油條加豆漿。中國傳統的油條加豆漿早餐,受到不少老人的喜愛。但是這種搭配并不利于健康,因為油條在高溫油炸的過程中,營養素會被破壞,而且產生致癌物質。此外,油條加豆漿的早餐組合,油脂量明顯超標,加大了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的患病風險,不宜長期食用,一星期最好別超過兩次。
錯誤五:剩飯菜當早餐。不少家庭會在做晚飯時多做一些,第二天把剩下飯菜熱一下當早餐。這樣吃早餐存在安全隱患,因為隔夜的食物,被空氣中的細菌感染和氧化,很容易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使人患癌癥的概率大大上升。
錯誤六:早餐吃得過于營養。很多人意識到早餐的重要性,于是在食物選擇上盡量豐富,大量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高脂肪食品,比如奶酪、漢堡、油炸雞翅、煎炸食品等。實際上,過于營養的早餐只會加重腸胃負擔,對身體有害無益。早餐應該把握營養均衡的原則,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低脂低糖的食物為主,如粥、牛奶、豆漿、面條、餛飩等,不宜進食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食物,也不宜吃得過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