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新
老王今年57歲,4年前開始出現頭痛。頭痛部位開始在頭頂,隨后逐漸擴散到整個頭部,有時候脹痛,有的時候疼痛就像針刺樣,疼痛的時候伴有惡心,休息后會逐漸緩解。當情緒差、疲勞的時候疼痛會加重,一年發作好幾次,近半年發作特別頻繁。他曾多次入院做頭顱CT檢查、腦電圖檢查,都未見明顯異常;服用過多種藥物,包括活血的、擴血管的和止痛的藥,剛用藥時有點效果,過幾天就都沒了作用。老王還有長期的入睡困難,一躺下來他就胡思亂想,心慌,特別容易受到聲音的干擾,他長期服用安眠藥,停一天都睡不著。最近,老王的頭痛又發作了,到神經內科就診,醫生說他的頭痛可能還與情緒和睡眠有關,建議他去心理科就診。
醫生經過耐心的詢問和認真的檢查,發現老王頭痛的背后是焦慮障礙在作祟。當人們受到不良情緒影響時,所產生的感受向上傳到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邊緣系統很快會將情緒變化的信號傳遞到下丘腦的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同時促使垂體分泌相應激素,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和有關化學介質釋放。上述一系列神經內分泌調節的結果,可使血中致痛物質的濃度增高、血流加快及部分腦血管擴張,這就是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引起頭痛發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
已有研究顯示,頭痛患者中有30%存在慢性疼痛,頭痛患者中女性人數為男性的3倍左右。頭痛患者中有50%伴有抑郁焦慮的癥狀,而30%的緊張性頭痛與精神焦慮相關。有人甚至認為頭痛是一種心身疾病。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6%的頭痛患者伴有廣泛性焦慮障礙,而這一比例在非頭痛人群中僅為2%。男性頭痛患者患廣泛性焦慮障礙的風險為女性的兩倍。筆者認為可能是因為男性大多不愿服用治療頭痛的藥物,導致疼痛加劇及失控,進而更易導致焦慮。
因此,通過各種檢查不能發現原因的慢性頭痛患者,應該及時到心理科就診,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通過對患者進行各種心理評估,可以弄清楚究竟是頭痛導致的焦慮,還是焦慮導致的頭痛,還是兩者兼而有之,以便進行相應的治療。兩者治療側重點不同。對頭痛導致的焦慮,要找到頭痛原因,對癥治療,解除焦慮。對焦慮導致的頭痛,藥物不是主要的,但是也很重要。治療焦慮癥常用苯二氮菖卓類和抗抑郁藥,雖然通常起效很快,但如果不配合心理治療,容易失效,患者病情容易出現反復,建議治療上用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和進行積極的自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