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華
2018年,注定不平凡。
這個不平凡,緣于前不久中共中央公布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改革本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就從未停歇。但這一次中共中央第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有專家評價“堪稱是國家治理的一場范式革命”。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掛牌、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掛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掛牌……隨著一個個國務院新機構掛牌履職,標志著黨和國家新一輪機構改革全面拉開帷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69年走過的歷史證明,我黨的歷史既是組織領導廣大群眾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也是自我革命的歷史。沒有改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誕生和發展;沒有改革,也不會有中華民族的繁榮與富強。一句話,改革是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自2018年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掛牌成立以來,特種設備領域領導管理機構改革逐漸清晰,省特檢機構公司化改制也相繼展開。改革號角已經吹響,作為特種設備工作者,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和懈怠,必須以昂揚的精神、滿腔的熱情、沖天的干勁擁抱改革。
擁抱改革,需要強化服從意識。這次改革,黨中央以大格局、大手筆描繪出新前景。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利益的重新分配,有的單位或個人可能因此獲得了更大權力、更多資源,而有的則或許級別降了、編制少了。改革大勢已成定局,前進步伐不可阻擋。對此,特種設備行業的每個人要有足夠的認識,要從思想深處樹立起高度的認同感,自覺服從服務于改革大局,積極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擁抱改革,需要強化服務意識。有道是,管理就是服務。這次機構改革,將工商、食品、藥品、質量技術監督多部合一。我們特種設備行業,工作沒變,設備數量在遞增,從業人員在增加,管理機構的級別卻有所降低。如此一來,雖然從表面上看,似乎弱化了領導管理職能,但卻強化了服務保障職能。最好的管理就是服務。各級特種設備管理部門和檢驗檢測機構,應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既要嚴格把關,履行好行政職能,又要改變思路,強化服務理念,以一流的工作確保整個行業安全、穩步、健康發展。
擁抱改革,需要強化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決定一個國家、民族創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如今,創新能力就是國家、民族發展能力的代名詞。此前,一些縣區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將工商、食品、藥品、質量技術監督多部合一了。有變動就有問題,有問題就有矛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需要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內江市針對電梯增多、管理難度大的實際,探索出電梯協管員制度;成都市金牛區針對合并后一些行政執法人員特種設備監察知識技能欠缺的實際,推出“四個流程”,讓大家能盡快上手。這些做法,都是強化創新意識、投身改革大局的集中體現,值得稱道。